PCI治疗是冠心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它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它是一种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临床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病患因为不了解PCI治疗技术,过度担心诊断带来的创伤,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感职能状况,严重影响病患生命体征的稳定,对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病患的治疗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改善病患在疾病治疗中的不良情感职能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我院将基于EBN护理干预应用于PCI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基于EBN护理是指医务人员在护理活动或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效结合,确保病患得到切实的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冠心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为有效减轻病患痛苦,在PCI治疗期间引入基于EBN护理模式,有效提高病患护理质量[1-2]。本研究探析了冠心病PCI治疗护理中实施基于EBN护理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确诊的80例冠心病PCI治疗病患,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EBN护理组年龄41-78岁,平均(63.21±4.56)岁,男:女=28:12。参照组年龄41-77岁,平均(63.66±4.51)岁,男:女=27:13。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导管室普通护理,即详细检查病患病情,积极向病患介绍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检查,对病患进行必要的对症和情绪状态疏导。
EBN护理组病患接受基于EBN护理干预,即(1)问题提出。护理工作者应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和相关数据库,评价冠心病PCI治疗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确定循证医学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病患病情监测、疾病了解水平和情绪状态疏导。(2)围绕确定的症状型护理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知识网、VIP、万方等文献检索平台上检索相关文献,获取上述问题的症状型护理数据。通过对文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评价,结合手术病患的实际需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3)基于EBN护理方案。①入院后指导病人入院后,护理工作者应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详细介绍医院情况,尽快改善病人的陌生感。同时,护理工作者要充分尊重病患的隐私和个性,为病患保密,获得病患的信任感。②健康教育。部分病患对PCI治疗的相关临床知识缺乏,甚至存在错误的了解,容易导致术前情感职能状况不佳。因此,护理工作者详细讲解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的过程以及病患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病患对PCI治疗的认识和缓解期病患的恐惧和焦虑。在与病患沟通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耐心回答病患提出的所有问题,让病患对治疗保持积极的态度。术中护理工作者应将介入治疗室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40%~60%,为病患提供舒适的介入治疗室环境。同时,注意术中对非手术野的保暖,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对于术中情感职能状况紧张的病患,护理工作者要用正能量语言鼓励和支持病患。握手和抚摸头部的动作可以让病患有安全感,缓解紧张情感职能状况。在传递介入耗材的过程中,介入室巡回护理工作者动作要轻柔准确,严禁谈论与手术相关的话题。术中严密监护病患生命体征,病患活动平稳。术后护理操作完成后,指导病患平卧6小时,局部加压包扎手术切口,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渗血或血肿,监测病患心电图,密切监测病患生命体征变化。手术后要根据病患的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饮食,鼓励他们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心功能指标、负面情感职能状况和不良现象。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心功能指标、负面情感职能状况比较采取T检验,不良现象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心功能和负面情感职能状况比较
护理开始两组心功能指标、负面情感职能状况比较,P>0.05,而护理结束EBN护理组心功能指标、负面情感职能状况优化程度大于参照组优化的程度,P<0.05。如表1和表2.
表1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表2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负面情感职能状况比较(x̄±s,分)
2.2两组不良现象比较
EBN护理组有1例不良现象,发生率2.50%低于参照组的17.50%。
3讨论
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病患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心肌缺血甚至死亡。该病易反复发作,对病患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在临床上,PCI治疗可以帮助病患重建血管,其疗效已得到证实。然而,PCI治疗是一种有创手术,可能会刺激病患的血管内壁,从而导致不良现象。此外,病患术后一般需要卧床制动患肢,容易出现局部疼痛和肿胀。研究表明,对病患采用基于EBN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现象,促进病患康复。基于EBN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提出问题,寻找证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更合理的护理方案[3]。基于EBN护理改变了以往凭感觉、凭经验护理的不良现象,对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病患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和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病患的安全康复。
基于EBN护理是指临床护理,以护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不同病患的实际情况,寻找一套最科学、最优化的解决策略[4]。该方法摒弃了传统护理仅凭经验和感觉护理病人的陋习,激发了护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预见地给予病人各种护理操作,有效避免或减少PCI治疗后不良现象的发生,更有利于术后病患的康复。在冠心病PCI治疗病患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基于EBN护理强调护理工作者应根据自身技能和临床经验,从病患的实际情况、价值和愿望出发,制定最优护理方案更有利于病患的康复[5-6]。通过基于EBN护理,提高了预见性护理意识,扩大了对冠心病PCI治疗后不良现象的认识,获得了切实可靠的证据,制定并实施了护理计划,缩短了住院时间。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PCI治疗后不良现象的发生。冠心病病患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然后医生根据病患情况制定基于EBN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入院检查、治疗护理、用药和健康指导。护理工作者及时记录和评估,记录病患的脉搏、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对病患进行饮食指导等。病患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就诊,并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7-8]。对病患进行心电图监测,以更好地观察心律变化,防止病患因疼痛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积极充分调整病患心态,进一步消除病患的紧张和恐惧情感职能状况,让病患及时了解冠心病知识,进而使其积极配合基于EBN护理康复计划。护理工作者应及时告知病患药物作用、剂量、名称、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病患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病患应在护理工作者的指导下健康合理饮食,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量,戒烟戒酒,降低不良现象发生率[9-10]。
本研究显示,EBN护理组护理后心功能指标、负面情感职能状况、PCI治疗不良现象出现率和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PCI治疗病患实施基于EBN护理可有效缓解不良情感职能状况和改善心功能,减少PCI治疗不良现象出现率。
参考文献:
[1]陈小倩.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06):166-167.
[2]唐理胜.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20,28(02):161-163.
[3]娄愉.循证护理对输液泵持续药物输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01):154-156.
[4]程峥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2):102+104.
[5]赵亭亭.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1):4019-4020.
[6]彭亮,黄丽英.循证护理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0):201-203.
[7]姚淑文.时间护理结合循证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4):61-63.
[8]路亚丽,蓝云.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8):1004-1006.
[9]林剑珊.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6):756-757.
[10]谈丽丽,王静,贲勋玺.循证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31-33.
【作者简介】闭莹(1988-8-29),女,汉族,柳州市,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介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