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作为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保证教学质量,能够切实地将全面育人工作落实在实际中。学科的片面价值将不再重要,这就要求各科教师积极改变思想,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寻求能将各学科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努力在各学科协同教学应用中达到自身学科及其他学科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明确地位,打破教学传统观念
当前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会更加注重教学方式方法。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相对于身心健康成长,教师更加重视将体育的一些技能传递给学生,并且没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为了保证全面育人的目标能够实现,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真正理解体育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比赛结果,也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实现育人。并且体育与育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地联系,不能够分割。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体育课程才能够朝着综合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德智美相结合,实现育人的目标。例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将运动参与和技能、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综合在一起,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设置,如可以将数学、语文;科学等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通过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跨学科思想,重视各个学科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能够保证将体育学科与小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其他学科进行相互渗透,真正实现协同教学的目标。例如,《小学体育大纲》里,是有一部分教学内容是攀爬。主要以模仿动物爬行为主(如大象行、鳄鱼爬等),及各种姿势的攀登和爬行(如攀爬体操凳、绳架等)。它能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品质。在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模仿能力的培养。模仿是对照参照物的行为进行演示,以达到准确逼真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技巧的前提下,一定能够更好地进行模仿活动。体育教学中“兔跳”和“蛙跳”是模仿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内容。科学课中学到的知识在体育课中得到了实践,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攀爬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以科学知识为理论依据,抓住教学时机,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了如虎添翼的效果,也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同时加深了科学课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学习变得更快乐和更有意义。
二、发现价值,运用协同教学功能
想要实现跨学科的协同教育,不能单纯地将不同学科与体育教学进行整合,而是需要实现交叉渗透,可以制定出一个协同发展的小目标,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对协同教学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挖掘,保证教学目标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例如,先从立德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对课程中涉及的各种体育比赛,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意识,也要使学生了解到输和赢并不是体育比赛的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即如何在规则的指导下获胜,保证输的体面、有尊严,才是体育竞赛的真正意义。或者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体育明星的故事,通过树立偶像形象,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竞赛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其次,基于启智的学科整合目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个科目教学资源,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变成儿歌,教师可以将这类教学资源引用到体育教学中,将各种体育训练的技巧,变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这样就能够将语文、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整合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资源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
三、改进方法,整合协同育人资源
想要实现跨学科的协同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对体育课程、其他课程内容上存在重合和交叉的地方进行梳理,将协同的内容作为教学中心,将全面育人落实在教学中。由于跨学科的协同教学具备比较强的情景性,学生一般需要在一定的背景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针对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是促进协同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作为中心,将不同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想法、当下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考虑到其中,综合地对任务进行设计。例如在小学体育高年级教学中,长跑任务在教学中一般是很难开展的,不仅是因为长跑的整个过程比较枯燥,还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等进行考虑。但是长跑训练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将“定向越野”项目引入到教学中,如教师可以将10位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家乡地点,作为本次长跑训练需要到达的终点,并且在操场上标记好各个地点。在训练开始之后,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规定每组学生需要按照不同的顺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小组目标。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对学生的体能进行了锻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长跑训练任务,同时也改变了原本枯燥无趣的教学任务,实现了体育、历史学科的跨学科教育。
四、结语
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说,课程的教学不仅是为了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是为了带领学生进行娱乐,而是需要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跨学科协同教育理念,通过应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科知识整合到一起,真正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才,帮助小学生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然,单凤云,孙哲.全面育人理念指引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
[2]柯海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拓展课程的开发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