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当前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福建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同时凭借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跨境电商成为了拉动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如此,当前该贸易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本文从网络生态角度出发,在分析福建省跨境电商行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适应这一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
二、福建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福建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东与台湾接壤,与港澳接壤,具有很强的外向性,是中国向亚太地区开放的重要窗口。2018年,全国外贸总额达7.9万亿,福建居于广东、浙江之后,占了超过10%的市场份额。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2019年对外贸易总额13306.7亿人民币,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外贸总额约4460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13%,是全国对外贸易总量34%。根据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指数,福建在2019-2020的全国排名第七,在经济规模方面,福建在全国排名第三,在增长潜力方面,福建在全国排名第九,在政策环境方面,福建排名第六。
(二)福建省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
1.平台建设问题分析
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时,福建省采用了以全球贸易为目的跨境支付的付款方式,然而跨境支付的困难及问题在日益增多。福建省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跨境第三方支付系统和监管系统,这就给第三方支付带来很大的障碍,同时,福建的跨境支付更注重的是跨境,因为各国和地区的货币和汇率都不一样,所以第三方支付非常的重要。
2.跨境电商仓储物流问题分析
目前,福建省跨境电商与物流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还存在三个问题:首先,其还没有建立一个公平的法律制度,现行的法律法规都是电商企业制定的,这对快递物流产业较不公平;其次,电子商务物流的支付时间太长;最后,一些罚款的类目较多和收费也比较高,这些使物流业较难承受。福建的跨境物流业由于牵涉到国内外物流等多个环节其成本将高于普通物流的总体费用,同时跨境电商的平均花费时间要比国内的电商要长。而且,在长途运输中,很有可能会出现退货的情况。
3.跨境电商人才引进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跨境电商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针对运营、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员。福建省近年来的跨境电商处在一个发展的爆发期,我国当前对于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还停留在以电子商务为主,但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处于较为薄弱的现状,无法满足目前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因而出现了供需矛盾。同时,跨国电商产业的要求更高,经营范围更广,需要面向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因而需要更全面、更综合的从业人员,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体系,缺少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阻碍了福建省跨境电商的更好的发展。
三、网络生态协同发展视角下福建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一)网络生态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核心产业链正逐渐转变,中间环节日趋薄弱。这减少各企业的运营和交易的费用,所以很多跨国电子商务的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到这一产应链中来,并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福建省眼下主要使用B To C和B To B的跨境电商模式。在现有的模式下,福建省的跨境电子商务体系要向外部开放,通过加强国内外政府、企业及其他行业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其他国家的创新举措,促使贸易达成,实现协同、稳定发展。在发展跨境电商的同时,福建省也借鉴了以往的传统电商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利于其行业发展的模式。
(二)网络生态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预测
福建省在体制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模式。一是继续加强海峡、福建、台湾的合作和交流,二是大力发展两岸经济贸易,以发展港口基础,为闽台建立一个良好的物流网;同时,要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自贸区的作用,促进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除此,福建省也在大力开拓新的跨境电商模式,如2B2C、O2O。福建省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重点放在加强信息共享、金融安全、高效物流等领域,未来也将继续在多个层面进行探索,为其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促进福建各地经济实现新的飞跃,推动整体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加快跨境电商平台建设
在跨境电商中,由于我国国内跨境支付体系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进行第三方跨境支付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减少其压力。福建省的政府机构一方面可以让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更便捷、更好地获取许可,另一方面,就是解决第三方支付产业在迈向国际化道路所面临的障碍。福建目前已存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有福建一卡通网络有限公司等,福建省应当在原有的支付机构基础上,积极发展福建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推动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提升仓储物流综合能力
福建省应先对物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包含物流模式的本土化、国际快递等。其次,物流服务的优化,提升信息化。然后,完善国际物流人才的培训制度,强化国际贸易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从而强化跨境电商的管理。同时,还应该在纵向和横向上协调发展,兼顾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环境,促进两者的协调和融合。同时,通过与本土物流公司的合作,完善终端配送方式及机制,以解决跨境电商的关键问题。另外,还应该加强对物流的监测和预测,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先进的供应链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
(三)培养专业性人才
当前,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正处于一个非常短缺的阶段,由于其对人才的需求与传统的贸易方式不一样,所以福建省应该大力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开设专业。其次,各高校要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平台的创新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福建既要大力培养适应其发展的人才,也要加大对上下游行业人才的交流与引进力度。
福建省也应该充分促进各高校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以建设双导师型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可以利用产学相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让跨境电商专业教师能够去到企业从事职业岗位工作;其次,也可以聘用企业骨干到院校中,来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从而完善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各院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如:“互联网+”等赛事,通过这些赛事来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在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这些措施,福建省能够加快推进跨境电商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敏,刘柳锋.福建跨境电商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3):12-16.
[2]陈舜孟.论协同创新视角下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7):109-110.
[3]石爱玲,巩乾雯,王甜甜.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3.
作者简介:刘领(1998.06-),女,汉,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