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启东市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边,苏北平原东南部,黄海和长江交界地带。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1°41′06"--32°16′19",东经121°25′40"--121°54′30"范围内,全市总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18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3.1万亩,人口112.06万,全市辖11个镇、1个乡、2个经济开发区、3个街道办事处。启东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其地理位置以及季风影响,启东市气候具备海洋性以及季风性的双重特征,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气候宜人。境内暴雨洪涝、大风、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灾害频发,经常给农业生成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启东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科学有效的服务对策,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启东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1暴雨洪涝
启东市年降水丰富,一年四季都可能会出现暴雨天气,但大多数集中于5—9月份;年平均暴雨天气为2.9次。一旦发生暴雨天气,往往会引发洪涝以及其他地质灾害,淹没农田、冲毁水利设施等,轻则导致启东市农作物产量大幅减少,严重情况下会毁坏农田,给农业生成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启东市暴雨洪涝高危险区域为境内西部的吕四镇、王鲍镇和北新地区;中等危险区为中部的海复镇、合作镇等区域;其他大多数区域均属于低危险区。例如2018年7 月 21 日 08:00至 22 日 16 :00,南通市大多数区域出现大到暴雨,最大雨量 86.6 mm(启东志良),出现6~9级的大风,给农业造成严重损失。据相关资料显示,此次暴雨天气导致启东市倒伏的农作物大约有5万亩,估算经济损失 600 万元。
1.2大风
大风天气是启东市经常出现的一类气象灾害,年平均大风天气为8.0次,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为39次(1 9 6 5年),历史上极大风速为2 6.7m/s,发生于2 0 0 5年8月6 日。启东境内的大风主要涉及到冷空气大风、雷雨、冰雹、台风等造成的大风。冷空气大风大都发生于冬春季节,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雷雨大风大都集中于夏季,其具备持续时间段、影响范围小,大风强度大;冰雹大风大都发生于春、夏季;台风通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为主,影响往往伴随着暴雨天气。启东东部沿海区域为大风灾害高风险区。启东市大风天气类型中尤以台风天气给农业造成的危害最大,轻则导致作物大面积倒伏,严重时落花落果,作物绝收,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 2011年 第9号台风“梅花”引起的大风和降雨给启东市造成严重的农业灾害损失,全市设施大棚面积8.5万亩,受损面积达到90%以上,果园损失80%以上,22万亩棉花倒伏、花蕾严重脱落,损失35%左右,大豆46万亩受损20%,20多万亩玉米倒伏。
1.3干旱
启东市干旱灾害出现十分频繁,主要类型包括春旱、伏旱以及秋旱。对农业生成影响最大的为伏旱以及秋旱。启东市干旱风险度非常高,干旱高风险区域为启东市东部沿海的近海镇以及东海镇。例如伏旱正值玉米开花、抽雄、吐丝期、灌浆初期,也是玉米需水关键期,如遇干旱(卡脖子旱)玉米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严重缺水时,雄穗或雌穗抽不出来,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导致减产减收,甚至绝产绝收。
1.4高温
启东市高温天气年平均5.2d,大多数高温天气发生于6-9月,20世纪 8 0年代后期高温逐渐增多,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年高温日数显著偏多且年际变化比较小,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具有紧密的联系。启东市高温高风险区域为市北部沿海的海复镇和南阳镇北部区域。高温天气会导给蔬菜瓜果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叶片早衰,影响果实正常成熟,
2服务对策
2.1建立健全气象综合监测网
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在暴雨洪涝、大风、干旱、高温、低温冰冻等灾害频发易发区域建立多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点。对于农业生产区域,特别是水稻、小麦种植区、设施农业种植基地等农业重点区域还应加强地温、墒情等要素的自动象站以及小气候监测站的建设;在特种水产养殖基建设含水温、溶氧量等要素的自动气象站以及小气候监测站;在沿海地区建立梯度风观测站。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启东市区域自动气象站,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率,为有效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数据指导。
2.2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测预警
气象部门应对各类实时观测资料进行充分利用,对上级台站的预报实施小空间尺度的订正,增强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警报质量。与此同时,要对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流程逐步优化,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的业务流程要抓紧落实,实时发布暴雨洪涝、大风、干旱、高温、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落区的警报,开展跨部门以及跨区域气象灾害联防。再者,要积极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借助于国突平台、移动掌上气象台、手机短信、农村有线广播直播系统、农村气象预警LED等发布途径,确保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可以及时传递到村到户,使群众能够及时防灾减灾,尽可能降低农业灾害损失。
2.3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启东市气象局应该加强本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为农业经济发展布局以及编制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供依据。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确定,评估风险强度、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影响程度,为今后更好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提供指导。
2.4加强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工作
气象部门应加强与农业、水利、林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提升各部门联动的防灾减灾意识以及积极性。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加强政府和各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职能以及责权的划分,并且注重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应用,注重农业气象灾情信息与资源共享,加强联动处置,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启东市出现频率较高的农业气象灾害涉及到暴雨洪涝、大风、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各种类型,这些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经常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因此,启东市气象局应结合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实际发生情况,建立健全气象综合监测网;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且联合涉农部门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可能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推动启东市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如英,钟存,雷玉红.青海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153-155.
[2]王华银,李承良,王娟.马鞍市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和防御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
[3]徐精文,杨文钰,任万君,等.川中丘陵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2002(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