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陈国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国传,. 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181.
摘要:
新课标要求在物理学科当中要恰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多数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有碍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本文将基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创新思维有效途径
DOI:10.12721/ccn.2022.157181
基金资助:

新课标要求,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性发展人才。综合性发展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就包含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物理学科属于理科类的学科,很多问题需要创新思维去解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要在熟悉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之上,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能力。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物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主要以讲授为主,一味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重视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学生机械性地学习物理知识,不能将之灵活地应用于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消耗,更有甚者开始抵触物理学习。

(二)评价方式单一

即使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大部分物理教师仍然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各种考试接连不断,成绩排名让大多数学生产生心理阴影。这样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时刻紧绷自己,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非常紧张,就怕自己的成绩不好,排名靠后,受到教师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开始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物理教学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三)学生学习压力大

初中时期的学生与小学不同,需要学习的课程变多,还需要完成各个学科的习题和作业。物理课程也是如此,大量的习题虽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有时候还会做到深夜,理科习题多如牛毛。有的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会让学生自己买一些习题集,增长做题经验。这样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发生了偏差,觉得学习就是做习题、背知识点,没有其他的意义。

(四)教学内容过于局限

教材是物理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课本。但是也正是因为书本的位置被看得太重,以至于教学只局限于课本,教学活动开展得比较刻板,缺少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

物理学科非常注重实验教学的学科,以实验作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物理场景,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通过动手与思考的结合,由物理的现象总结出物理的本质,有感性认知直接转化成理性认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而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验当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学生自主的发现和探索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去体验到科学发现的喜悦,并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索精神。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如此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实验的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调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发挥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好奇心能够让学生主动创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事物,牛顿正是因为对苹果落地这个现象感到很好奇,进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探索,才会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可知,好奇心对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而言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只是一味地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打压,好奇心也是会消失的。从创新层面上看,好奇心可以引起学生各种探索活动,教师要充分的鼓励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继续对这种探索活动产生兴趣,并且积极的探索。为了让学生一直能够保持一颗好奇心,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同时也要创设新奇的学习环境,通过更新实验室的器材模型以及相关的教具等,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自然现象或者探究社会生活的原理,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探讨,也可以耐心的解答,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的基础,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思维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应该在课堂当中积极地进行互动,实现共同提升,换言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在课堂上形成良性互动,并且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明确学生当下的处境,学生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学生保持自信,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要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在教学互动当中,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权,这样才能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淡化自己在课堂当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以及内容也可以提出异议,这样才能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尽可能理解学生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要恰当给予支持,对于一些错误的想法,可以跟学生一同分析,而对他们的产生的正确的想法,可以给予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当中成长,以此培养出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四)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

在当下的教学活动当中,多媒体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它集结了图文和影像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多媒体,能够将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对物体的沉浮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难观察到物体下沉和上浮这两个过程,利用动画的手段,就能够非常清楚的让学生看到上浮与漂浮之间的关系,运用多媒体就能够把这些难以描述的物理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现象和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学科和文学类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并注重趣味化情境的创设,相信经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燕妮,汤金波,王连友.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载体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以初中物理“光学实验”为例[J].中学物理,2021,39(18):40-43.

[2]袁峰.例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7):55-5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