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数学概念教学课程推进研究
陈安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安东,. 初中阶段数学概念教学课程推进研究[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问题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核心素养思想的引入与渗透,教师可以充分丰富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与实施方法,引导学生实现对教学工作的充分参与,这对新时期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至关重要。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视角作为出发点,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概念教学活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日常教学经验与大量教学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希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教育概念教学实施策略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基金资助:

了解和分析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逐步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而运用概念来解释现象、分析问题、阐明观点,对培养学生的高水平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概念教学作为数学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性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观念进行思考和总结,由此就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是一种能力。

一、数学概念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中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进入到初中数学,由数到式、到函数,由简单的算式到抽象的建模,给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带来很大的困难。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不仅采取了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还突出了“唯成绩论”的教学理念,而对于概念教学往往只是照本宣科,止于文字解读,重结论而不重解析,使得概念的理解与概念的应用脱节,使学生不能很好建构系统的数学概念知识。在数学教学的传统课堂中,往往只追求教学效果,教师对于概念教学知识进行单一的重复巩固,由于没有将单元知识概念的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并且学生在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时,自身没有形成扎实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无法吸收数学概念的本质,往往也忽略数学概念与习题的内在联系,对概念领悟差,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策略

(一)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生本化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提高和提高数学概念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在课堂上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有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如果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和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的数学能力,为思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探索,教师可以以勾股定理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供其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勾股定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帮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对数学概念进行充分思考与探索。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本节课学习的勾股定理的概念是怎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呢?”“在直角三角形的几何数学题中,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以有关问题为切入点,与同学们进行沟通、探讨,从而使他们的思考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引入网络教学资源,合理丰富数学知识展现路径

在进行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时,老师要主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实践证明,只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就可以利用大量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有效的辅助,从而有效地提高和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一次函数”的数学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以便促进学生思维意识水平的提升。在此期间,基于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教师在拓展教学路径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的体验,以相关知识点作为核心结合具体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和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抽象知识的合理认知,促进学生探索兴趣的激发与调动。教师可以结合一次函数的概念为学生设计相应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对函数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分析。通过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多媒体设备展示的相应函数图像对一次函数的内容进行合理思考与充分探究。

(三)拓展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对初中数学概念进行组织的同时,要更好地引导和渗透核心素质,教师要不断地探究课堂的教学方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结合有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使他们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一数学概念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化。经过前期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有效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梳理和探索。基于此,教师应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其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对知识的系统分析和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并引导其尝试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变形练习。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比如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基于此,学生可以在自由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思考教师提出的三条基本性质分别是什么。通过结合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和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激发求知欲并在特殊情境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其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教学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对学生群体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依据学情调整教学工作要点

从数学老师的角度出发,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必须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不断地构建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使之能够适合学生的学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评估的时机,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对有关的教育实践进行评价与反思,有利于教师今后的教育实践。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数学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做好对教学模式的密切关注,教师在结合核心素养思想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落实效果进行分析与审视。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从而使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同时,老师还可以从反比关系的本质和图形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识错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还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意识为重点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收获良多。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识和专业知识积累,加深对初中数学课程的认识,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冬宏.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

[2]钱建芬.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农村教育,2017(11).

[3]何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