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如何制定薪酬管理办法
彭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展,. 浅析企业如何制定薪酬管理办法[J]. 管理与科学,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89.
摘要:
企业的规范发展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没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遵循,容易陷入无章可依的无序混乱管理状态,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薪酬管理对于企业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企业如何制定薪酬管理办法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企业薪酬管理办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89
基金资助: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企业解决“人”做了“事”之后应当得到何种报酬的问题。如何规范薪酬管理,需要系统进行思考,并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办法,为薪酬管理的规范和提升奠定制度基础。企业薪酬管理办法一般需包括以下内容:薪酬管理原则、薪酬管理机构及职责、薪酬总额管理、工资构成、工资收入调整机制和薪酬日常管理等内容。

(一)明确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

一般来说,不管企业是何种性质,均需符合以下四大原则:合法性原则。薪酬管理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的有关规定;激励性原则。坚持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通过激励性工资的设计激发人才活力;公平性原则。需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或叫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注重薪酬的内部公平性、绩效报酬的公平性、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平性,实现薪酬分配的公平合理;导向性原则。一般来说,需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为导向。各企业的性质不同,具体的导向性也不完全相同。

(二)确立薪酬管理机构和职责。

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以确立薪酬管理机构,作为企业薪酬管理的领导、监督、决策机构。并明确薪酬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规范工作程序。薪酬委员会可以由会长、副会长、成员组成。需明确薪酬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会长、薪酬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权限。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部门是工厂薪酬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负责薪酬制度修订、薪酬分配管理以及薪酬日常管理等工作。其中,绩效管理作为薪酬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需在办法中明确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及绩效反馈的相关工作的具体责任落实。财务管理科负责薪酬的复核、发放及账务处理,也可在办法中进行明确。各部门需按要求完成部门的考勤统计、绩效考评、工资核算统计等相关薪酬业务工作。

(三)工资总额管理。

不同行业企业,薪酬总额的确定方法不一样。但都需实行预算管理,合理分配薪酬。根据薪酬控制计划,编制薪酬总额预算方案和分配方案,并报薪酬委员会审核备案。并逐月编制、分解预算,动态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实现工资总额预算目标。

(四)工资构成。

可在办法中简要介绍企业执行的薪酬制度,如职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等,以及其岗位分类、等级、档位。明确工资项目构成,如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表彰奖励等。岗位工资体现岗位的价值,属于岗位薪酬的相对固定部分。绩效工资是依据员工通过努力而取得的绩效来确定的工资项目,是岗位薪酬中相对变动的部分。加班工资是根据《劳动法》发放员工的工资。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激励。规范工资扣除项,一般在员工工资中依法代扣代缴的项目为: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扣缴部分及其他应扣除的款项。

(五)薪酬调整机制。

在方案中明确薪酬调整机制,即员工的薪酬调整依据是什么。可具体到各个工资项目是如何进行调整,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办理的流程是怎样的。此外,可明确病事假、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违规违纪等的薪酬待遇和执行依据。

(六)薪酬日常管理。

在办法中明确月度工资发放管理中的发放时间、发放程序。一般来说,相关部门根据加班管理制度、生产任务申报加班,根据奖励管理规定及员工获奖情况申报奖励。人力资源部门收集审核各部门考勤、人事异动、基本薪酬变动、加班、奖励、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与薪酬有关的数据,并组织月度工资造册,提交审核审批后发放。

同时,企业需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及公积金。需建立薪酬台账,填报各类劳资月(年)分析报表或报告,需相关部门配合的,部门应配合支持。此外,人力资源部门需做好工资相关资料的保存备查工作,定期维护管理工资档案,保存管理年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