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父母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会对其生理及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母亲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予儿童舒适与温馨感,父亲则会成为儿童依靠信赖的力量。父亲在家庭生活中属于极为重要的角色,自信、勇敢以及坚毅是父亲独有的特点。父亲的行为会被儿童所效仿,因此父亲自身优良品质会对儿童带来积极影响。以下对父亲角色在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探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希望能够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1对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
在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研究相似度较高。总体而言,主要是指个体具有的社会化进程。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会在社会决策角度对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更加强调家庭关系以及同伴关系等诸多社会角色在实际个体社会化中存在的现实作用。国内研究人员会更为强调社会性发展具有的作用,其主要的关键在于社会发展会跟随幼儿年龄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总结而言,幼儿社会性发展可将其进一步的概括为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情感三个角度的内容。
2对父亲角色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1对性别认知的影响进行分析
幼儿性别认角色认同过程中,父亲具有的作用与母亲相比更加突出。父亲对于子女的态度行为差别相对较大,而母亲则并未凸显。因此,父亲在幼儿性别角色认同中的作用更强。举例说明,男孩会通过对父亲性别认同以及相应的模仿,发展出各类性别角色行为。女孩在与父亲的相处,并且在接触父亲的关爱中,获得特有的保护心理,并且提升其安全感,同时在父亲身上获得异性品质的综合参照。此外,父亲对于幼儿亲密接触的影响,同样与父亲其自身所具有的家庭地位密切相关。比如,部分存在挑衅行为的男孩,其父亲往往较为软弱的性格。部分害羞自卑的男孩,则父亲有可能存在专横行为。
2.2对社会情感的影响进行分析
幼儿所具有的社会行为主要包含依恋自我意识等诸多内容。举例说明,在依恋的情感形成过程中,父亲便在儿童的意识养成中存在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是儿童对社会认知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幼儿进入自我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就一般而言,幼儿自我意识最早会在一岁产生,此时幼儿会对自己进行认知,并且进一步的探究自身与他人之间存在的区别。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的摸索以及父母给予的强化,进一步对自我意识进行完善,但由于无法获得充足的认知,在学前阶段幼儿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会通过与他人的语言以及相应的行为,对自我认知进行完善。父母是儿童极为重要的老师,在此阶段之内,幼儿会通过父母的自身的评价进行自我完善。而在此阶段之内,如若父亲无法发挥其作用,则幼儿的自我认知完善度将不足,由此会诱发各类生理及心理问题。
2.3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中认为幼儿会在母亲处习得情感能力,并且会在父亲处习得人际交往以及相应的社交能力。父亲带给幼儿的情感与母亲相比,更加强壮有力,而幼儿会在父亲处获得角度安全感,会使其自身会出现崇拜强者的心理。在幼儿潜意识内,会在幼儿社交活动中对父亲进行模仿。根据研究可以发现,虽然父亲角色缺失,但幼儿仍然能够与母亲构建相对优异的关系。但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会限制其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3父亲角色正确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式
3.1强化父亲的意识,使父亲参与到幼儿的生活中
在现代社会中会更加强调母子关系论,无法对父亲的影响予以重视。因此需要摆脱此类思维误区,在幼儿成长时尤其如此。在当前双职工家庭以及核心家庭之中,父亲会更多的参与到幼儿以及家务之中,与幼儿的家庭互动更为明显。父子的交往关系是当前家庭教育研究以及社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中需要受到重视的内容,父亲对于幼儿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为玩伴,父子的关系会通过游戏而予以实现。幼儿在与父亲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信心、勇气。另外,父亲是幼儿在实际学习中的榜样,父亲生活中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对幼儿成长产生影响。由此需要父亲更加正确地对工作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增加与幼儿相处的时间,以身作则,使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由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3.2对幼儿特点及社会环境予以关注
动态性的互动会使得父亲提升对幼儿的影响,而互动的效果不仅来取决于父亲的行为,同时与幼儿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比如,与幼儿的年龄、性别以及能力、性格等诸多内容相关。因此,父亲需要充分对幼儿的特点进行观察。此外,父亲角色对幼儿的影响会基于整体思维背景下予以进,。因此需要对社会力量进行应用,以此对幼儿形成正面性的影响。
结语
父母对幼儿而言会起到启蒙教师的作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的性格会对其产生诸多影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父亲角色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此在对家庭教育以及幼儿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多角度对父亲角色产生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如何使父亲角色正向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满足幼儿成长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戎梅. 家庭教育呼唤父亲角色的回归[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4):71-72. DOI:10.3969/j.issn.1671-2684.2020.04.024.
[2] 尚玲武. 中小学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失的影响及对策[J]. 新课程,2021(2):6-7.
[3] 吴海鹏.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 魅力中国,2021(50):284. DOI:10.12294/j.issn.1673-0992.2021.50.309.
[4] 杨文霞. 父亲该如何作为--论农村地区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父亲角色[J]. 魅力中国,2021(15):398-399. DOI:10.12294/j.issn.1673-0992.2021.1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