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的若干思考
​罗布次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布次仁,. 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的若干思考[J]. 气候变化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4.
摘要:
经济的蓬勃发展下,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功能愈来愈多,气象观测设备直接决定着气象观测质量,其在气象工作开展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对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做好相关的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的若干思考,希望能给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气象观测工作现状应对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74
基金资助: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态,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气象观测也不例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我国气象观测行业中已经逐渐应用了先进的气象装备,通常而言,会在一个较为安全的区域放置气象观测的具体装备,并配备专业人员定期修理维护和保障这些气象观测装备,保证这些脆弱的科技装备能够正常运行,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但是由于我国气象预测结果准确性会受到气象观测数据的直接影响,所以,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标准性,才能保证气象观测装备的运行稳定性,为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保障工作重视程度低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大多数气象站都将气象观测设备改为自动化式,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自动化设备能显著提高观测质量,却没有意识到自动化装备的保障工作是多么重要。甚至有些气象站过于依赖自动化观测装备,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或者是直接安排普通保障人员进行查看以及维修,不专业的检修人员在检查时无法发现小故障或者潜在危险,长此以往会让整个观测装备出现无法运行的故障,最终危及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各气象站普遍存在观测装备检修工作体系不完善、不合理安排保障人员、管理部门对保障工作重视差等现象,导致有技术能力的专业检修人员没派到相对的工作岗位上,进而导致气象观测设备频繁出现各种故障,这不仅会大幅度提升维修成本,也会让气象设备维修失去时效性。无法及时对气象观测中一些装备进行检修,会制约着我国气象事业的稳步发展。

1.2员工专业技术不高

气象站内的工作人都属于高学历的人才,这些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观测气象技术,对于保障观测装备的人员则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具备更为广泛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熟练掌握观测装备的一些操作技术,还要熟练掌握传感技术、维修维护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然而大多数气象站内的设备检修人员都没有受到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甚至都无法完全掌握自动化观测设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也不具备实际操作设备的经验,无法满足自动化观测设备的检修要求,在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足,继而无法顺利完成气象设备检修工作。

1.3保障资金不足

投资在气象设备保障方面的资金比较少,再加上制造设备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检修气象设备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致使设备保障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无法顺利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资金不足,勉强能够购买一些气象观测设备器材,一旦某一个观测设备发生故障时,没有能马上替换的器材,进而出现维修延迟的现象,影响气象的正常观测。同时资金不足时,分配到设备检修方面的资金也会出现短缺现象,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装备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1.4保障管理制度不完善

观测设备检修部门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无法及时登记观测装备的出库、入库和其他内容的记录,常发生登记断缺现象,也没安排专员进行管理装备,不能详细掌握观测装备的现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观测设备的保障工作。

2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的若干思考

2.1明确各个员工的责任

在检修观测设备中,应细分各个保障人员的一些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把设备保障工作详细分配到每个检修人员身上,让每个人都知晓自己检修任务,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负责到底。同时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做到定人定责,划分清楚相关员工的工作责任。

2.2提升专业技能

气象工作中装备保障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其不仅要指导观测人员使用相应观测设备,还要定期检查、维修气象观测设备。保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观测气象数据的准确性有着直接关联,为此应加强保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工作,强化保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指导观测人员对不同观测设备进行准确操作,同时敏锐洞察观测设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管理部门在培训保障人员时,应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教授或者观测设备设计研究专家给保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有针对的给予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原理、维修技巧和方法、正确分析仪表、发生故障的原因等。且要遵循因材施教,根据知识的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进而培养专业的装备保障人员,能顺利解决日常中遇到的各种故障。除此之外,还要引入维修技术人员,提升保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2.3加大资金投入

气象站内的观测设备是长期使用的,会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应用次数的增加,观测装备的零件也会逐渐的老化,继而降低装备的使用效率,甚至气象观测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为了确保每日观测装备能顺利运行,就需要保障人员加强维修检测工作,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加大装备维修、维护的资金投入,财务部分在分配资金时,也要合理多分配资金到保障部门中。在更换费用比较贵的零部件时,且资金消耗过大时,可以申请国家财政的补助来保障观测设备的正常工作,进而切实提升我国气象观测事业的不断发展。

2.4完善管理制度

制定规范的业务支撑系统管理制度,衔接好上下级以及前后装备的保障工作,以防出现登记断片现象。同时也要安排专人看管设备,以防管理混乱出现责任不清状况。管理人员也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奖惩管理制度,在气象观测设备检修保障中表现比较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人员要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相应的惩罚,这种奖惩措施不仅能有效提升保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提升设备保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对自己负责的领域有一个更深的探索和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方兴未艾、持续发展过程中,保证气象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为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观测装备保障,这样才能准确的提取相应气象数据。对于观测装备保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对应的方式进行解决,进而取得装备保障的预期效果。同时还要提高现有气象观测的技术水平,能熟练掌握相应仪器的正确使用方式,做到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观测装备的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永梅.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0):63+69.

[2]车万新.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方农机,2018,v.49;No.300(08):196.

[3]周丽娜.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时代农机,2018,45(11):30-31.

[4]郭婧芝,许大伟,石绍玲.关于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的思考[J].资源与环境,2016(35):48.

[5]罗小冬.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保障能力建设探讨[J].南方农业,2017,26(24):115-123.

[6]施海民,庄富娟.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提升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23):116-117.

[7]郭婧芝,许大伟,石绍玲.关于做好气象观测装备保障工作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5):48+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