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究
杜映励 李雪婷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杜映励 李雪婷,.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究[J]. 新闻传播研究,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86.
摘要:
电视媒体作为我国传媒的重要构成部分,一直以来该媒体在新闻报道之中占有权威性的地位,特别是该媒体的传播渠道比较丰富,所以在与其他媒体竞争的时候有着突出的优势。而近些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媒体不断地涌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形式以及内容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所以,当前电视媒体若是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然要以崭新的编辑形式来进行创新。对此,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实现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实现策略,以期增强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
DOI:10.12721/ccn.2023.157086
基金资助:

经济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快速崛起,在此基础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接收信息的便利,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能够及时的更新信息,更符合快节奏社会人们的阅读习惯,此时电视媒体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电视新闻媒体若是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则需要丰富自己的节目形式,拓展消息类新闻的编辑形式,从而实现对电视媒体新闻编辑工作创新,以此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因此,针对电视媒体当前所面临着的挑战,推动电视新闻编辑多样性十分必要。

1.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

1.1是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众多新闻传播媒介中,电视新闻属于展示效果最佳的一种手段。然而,在数字化时代之下,当前的新闻编辑环境发生了诸多的改变,此时若是难以保持创新性,必将被时代所抛弃。所以,处于新媒体环境的电视新闻编辑,则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将新闻报道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受众,通过改变以往电视新闻报道呆板的印象,这样可以通过数字化传播来使得更多的受众感受到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

1.2是增强电视媒体竞争力的举措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新闻传播媒介在不断的增多,尤其是新媒体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使得其具有其他媒体所难以比拟的互动性,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的微博、微信等软件来接收信息和阅读信息。而电视媒体的优势则在于真实性和其受众群体,对于年龄偏大的受众来说,手机操作能力比较差,所以对于这类人群来说,电视媒体则是了解新闻信息和国家大事最好的手段。但是,若是电视新闻节目长期采用同样的模式必然会带给受众视觉疲劳,转向其他媒体,电视媒体收视率就会随之下降,尤其是通过多样化的编辑之后,新闻报道的观赏性有所增强,可以更好的稳固收视群体。

1.3是满足受众个性化的必然需求

新媒体环境之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样性发展的根本的目的是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来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使得媒体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电视新闻编辑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受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更为期待个性化新闻服务,电视媒体这种单一化的新闻节目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迫切获取信息的需求。所以,当前推动电视编辑的多样化发展,突出新闻节目的美学意识,增强新闻内容的实用性,满足受众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则是电视新闻编辑的主要方向。

2.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举措

2.1新闻编辑内容多样化

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凭借着强大的优势在媒体行业脱颖而出。从新媒体的优势分析来看,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传播形式多样等都是新媒体的优势特征,这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借鉴。因此,对于新媒体环境之下的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则需要从新闻内容编辑的角度着手,深入发掘多样化的电视新闻节目类型,并结合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上的差异来进行多样化的编辑,从而增强电视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从电视新闻内容编辑的角度分析来看,对于新闻素材的选择,既可以是民生素材,也可以是经济素材,亦或是时事政治等方面的素材,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节目内容能够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但是,不论哪一种形式的新闻内容都需要从编辑创新的角度着手,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群的关注,增强节目的收视率。以民生类新闻节目内容的编辑来看,该类型的新闻节目属于贴近社会大众的一种节目,深受群众喜欢,所以在新闻内容编辑方面,作为新闻内容的编辑人员,必须以群众的角度来对民生类的新闻素材进行发掘,从而对新闻节目的编辑和制作进行创新。在新闻节目内容展示的时候,需要编辑人员能够运用多种元素来改变新闻内容的枯燥性,在新闻内容中融入趣味元素,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这样就可以拓展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2.2新闻编排手段多样化

从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到播出,必须经过编排,才能够将最后的内容呈现给受众,同时这也是其时效性低于网络新闻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一些新闻事件刚刚发生就会在网络上传播,两三天之后这个新闻事件才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一旦新闻编排方式缺少新颖性,那么自然难以调动受众观看的兴趣。所以说,当前必须对新闻编排手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将新闻内容尽快的通过电视媒体呈现给受众,为了更好的突出新闻特色就要从新闻编排上下功夫,从而获得受众的关注。

2.3丰富消息类新闻形式

目前,消息类新闻作为新闻节目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其中占有者比较大的比例,由于消息类型新闻肩负着传递最新消息的使命,所以必须保持该种类型新闻的严肃性、时效性。因为该种类型新闻本身的特点,所以在表现出模式化的特点,在具体的新闻播报方面,既要有主持人解说,还需要搭配现场画面。但是,这模式化的编辑,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这对于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来说存在着不利的因素。所以,当前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则需要丰富消息类新闻编辑的形式,采用多样化的编辑形式来对新闻内容进行诠释,这样才能够增强电视媒体的竞争力,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比如,对于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新闻栏目组则需要深入实地进行采访报道,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获取独家报道资料,抓住现场采访的机会,并实时的向受众传递新闻现场的情况。

2.4新闻编辑平台多样化

在新时期的媒体行业中,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对电视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电视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带来了福音。所以,现阶段对于电视媒体编辑工作的创新,就可以从编辑的角度着手对新闻节目的编辑形式进行完善,从而推动新闻节目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开展期间,作为新闻编辑人员则需要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开展工作,运用多样化的媒体平台来拓展新闻编辑平台,从而增强新闻节目的竞争力。以《焦点访谈》这档节目为例,该节目不仅每天都在固定的阶段播出,但后来运用新媒体设置了视频网页吧,且在该网页上还设置了往期节目及相关信息,这样就为受众提供了便利,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该档新闻节目。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催生了一大批新媒体,由于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及时性、实效性、多样性的优势,更为符合当今快节奏化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所以成为了大众比较青睐的媒体。在此背景之下,电视媒体若是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则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来保持电视新闻节目的活力和吸引力。因此,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运用新媒体优势来实现多样化编辑形式的融入,以此来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增强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长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分析[J].采写编,2021(09):83-84.

[2]于建颖,刘丹,陈超.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研究[J].记者摇篮,2021(09):130-131.

[3]袁博文.新媒体环境下报社与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探讨[J].时代报告(奔流),2021(08):78-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