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由于其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多种多样的风险,体育突发事件发生概率以及严重性也在上升。体育赛事突发事件不仅导致参与赛事各个群体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受到影响,而且也会影响一个体育赛事的品牌价值和无形价值的提升与开发,影响一个地区的地区形象、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的建设。因此对体育赛事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并以此作为体育赛事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程度依据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一、体育赛事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一)应急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全面应急理论
全面应急理论是对各种类型的灾难及其后果实施管理,是对所有应急管理的参与者实施统一协调与领导,同时也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实施管理和对全国各级政府、各种组织的所有合适资源实施统一调配使用的理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候,需要来自不同机构、部门、各级政府的代表一起工作、相互配合,且必须迅速做出决策。如果缺乏一套具计划性,及协调和统一的领导,势必影响政府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就无法实施有效管理。
2. 预警管理理论
预警管理理论是依据不同的预警目标分别确立预警监测指标,并以预警监测指标对管理对象进行监测,从而发出不同的预警信号,为管理者及时有效的预控以及应急决策提供依据。预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控制论”和“非优理论”的基础之上。
3.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具有管理学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职务,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功能。风险管理程序: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二、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现状分析
2021年5月22日上午9时,由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共分为健康跑、21公里越野赛、百公里越野赛三个组别。据组织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比赛参赛人员接近一万人。其中,有172人参加了百公里越野赛。当天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当即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但由于救援力量的不足,最后仍然导致21人遇难。白银马拉松之殇,是应急管理的缺失。
(一)白银马拉松应急缺失问题
1. 赛事举办方并未重视气象部门发布预警
气象部门已有预测5月21-22日甘肃有一次大风沙尘、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并提示5月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冰雹、雷电、阵性大风等不利影响。但此天气预报并未引起赛事举办方的重视。
2. 赛场地形复杂,搜救难度大
比赛场地地形复杂,并且具有交通不便的问题,但并没有就该问题进行预防性准备或者制定应急方案。赛事路标设置拴在草上,大白天已经不好识别,恶劣天气下,选手很容易迷路。
3. 提供设施装备不足
补给站点的设置不合理,CP2到CP3站点之间的路程是难度颇高的赛段,但是在CP3站点并没有设置补给站。选手们的专业装备不够,一是体现在山区夜间保温的风衣、冲锋衣、保暖内衣仅被列在建议装备中;二是组委会提供的GPS跟踪器并不准确,成为救援中的一大难点。一般成熟的赛事会向通信运营商申请现场布置通讯车辆,保障信号的传输。而此次事故,通讯车辆在临时指挥部成立之后才到达现场。
4. 跑者淡薄的保险意识及组委会设置的救援力量薄弱
组委会完全没有在各个赛点设置专业的救援力量并且多数参与山地马拉松的参与者身体素质强,好胜心重,在前方大神级跑友后退下撤的时候并未引起他们的警戒心,导致后方仍有多数参与者向终点继续前进最终酿成惨案。
(二)体育赛事应急管理基本内容
1. 规则组织
规则组织主要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一旦紧急情况发生,做到有法可依。
2.组织准备
应急管理中的组织机构非常重要,能够事先在大型赛事中设立应急管理机构,并设立危机处理部门,协调机构,能够对风险的预判以及整个应急救援都有重大的意义。此次事件中,主要以赛事组委会和景区管委会作为一开始的应急处理部门,负责前期的决策和应急救援指挥。
3.资源准备
此次白银马拉松事件有严重的资源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一切的应急活动要正常高效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上。危机的应对过程需要大量的物质技术准备和基础设备准备。包括应急场所的建立、监控技术设备、预防设备的准备、救援物资的储备等等。大型赛事的应急资源准备应该有:(1)应急人力资源准备。白银马拉松组委会在收到运动员的求救信息后,派出了2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而根据野外救援人员经验“要在野外长距离转运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人,至少需要10个救援人员轮换负重。”组委会的应急人力配置比较薄弱。(2)应急物资准备。如果有充足的物资准备是很有可能减少此次灾难的损失的。基本物资的保障,比如合理的物资补给点设置,保暖衣物以及设备,应急医疗物资等等,都在此次事件中彰显出其重要性。技术设备的保障,在这种高海拔的山地,通信准确并且通畅无疑是生命的通道。
4.知识准备
专业的知识准备在体育赛事中是必须具备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救命的,白银马拉松事件发生之后,“失温是什么?失温的正确做法”等专业类知识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此次事件有的运动员已经出现轻度或者中度失温症状了,但却未意识到严重性,是在同伴的极力劝导下才放弃比赛。也有专业救援人士表示,失温可能会出现“假死”症状,如果能够及时进行紧急心肺复苏,是有可能挽救当事人性命的。由此可见当我们参加体育竞赛时,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必要的。
5.行动规划
行动规划是指危机响应与处理的机制,在灾难发生前应该对危机有一定的预判,做好提前的设计和安排。像风险评估、能力评估、设置应急预案都是行动规划的重要内容。马拉松比赛对赛事的组织运营要求很高,这两年,很多资本都参与了进来,赛事越办越多,且高度同质化,所以就出现了一年上千场马拉松赛事的盛况。赛事数量迅猛增长,赛事间的竞争就激烈了,出现了竞赛向“长距离”和“高难度”提升的倾向。虽然越野赛被归入了马拉松,但在比赛场地、难度特点、危险系数等方面差异非常大。这次出事的白银越野赛,就是在赛事组织混乱和忽略选手身体心理要求以及缺乏行动规划所导致的。
四、多中心治理视角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一)设立体育赛事风险应对的组织领导机构
应急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安全服务,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必须承担首要的责任,应急管理都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首先要应急中心是整个应急处理系统的中心,主要负责协调突发事件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支持,保证行动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其次组建应援专家组,负责对体育赛事的风险评估、应急资源配备、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应急力量的部署调整、现场应急救援、突发事件后续处理等方面提出决策性建议。第三配备现场救援人员,负责在体育赛事现场设立医疗救助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以及急救处理,并对重症伤员进行及时地转送以及救治。在现场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等工作。最后启动应急管理部门,包括治安警戒组织、公众疏散组织、和消防与排险抢修组织,共同负责体育赛事场地内应急救灾设施和器材,关闭危险设备,抢修受损设施,转移危险物品和贵重设备,排除事故,控制险情,同时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提供所需物资装备,保证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二)建立高效、稳定的风险处理系统
体育赛事风险处理系统包括法规保障体系、宣传和教育体系、警报系统、通讯系统、信息和科技支持系统。一是各个相关部门应出台有关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法规,以明确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规定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的职责、划分响应级别、明确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要求、资源和经费保障。二是建立应急处理的宣传教育体系,主要是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群众的应急知识教育,确保绝大多数人员要知晓应急救援常识、基本防护知识、自救自护技能,相关应急救援政策。设立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培养应急救援人才等。三是建立和维护可靠的体育赛事突发事件警报系统,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向应急救援组织发出警报,及时向群众发出紧急公告,传达突发事件的救援信息及应急具体措施。四是建立快速、可靠的通讯系统,保障应急救援工作在开展时各部门之间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最后要建立完备的体育赛事突发事件信息数据库,及时测算最佳应急救援路线及应急物资的最佳配备方案。加强科技在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应用。在整个信息搜集、分析、反馈、救援过程中,需事先准备好各种备选方案,包括所有相关人员的联络方式和电话号码,各种备查的专业资料等。负责综合协调、相互支持。如果遇到体育赛事风险或特殊事件,便于马上联系和指挥。
(三)重整应急预案体系的类属关系,匹配体育赛事风险级别
利用应急预案智能化的契机,重整应急预案体系的类属关系,并进行相应的修订、升级甚至重新编制。在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的类属关系上,第一,强调一元化指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各类专项预案共享各专业指挥部的同一套组织体系、流程机制。当然由于这四类风险之间的属性差异,对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救援与处置、善后与恢复四个阶段的侧重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自然灾害类更强调预警,而事故灾难类更强调善后。第二,如果某一特定突发事件超过某一专项预案范围,但还在该类事件之内,启动同类相关专项预案,各专项预案仍共享该类事件专业指挥部的同一套组织体系和流程机制。第三,如果某一特定突发事件超出某一专项预案范围,也超过该类事件范围,则启动其他类型事件相关专项预案,各专项预案共享总体预案中的组织体系和流程机制。某一特定突发事件涉及超过两种以上的事件类型,必定属于较大规模的突发事件,需要相应级别的人民政府统一应对,因此需要同时启动总体预案。
参考文献
[1] 石磊. 我国大型马拉松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报. 2021(01):93-100
[2] 张苏,张静,邹国忠.论马拉松赛事风险形成机理与控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07):1-7
[3] 李咏梅,郑千千.论政府应急管理中的自利性与控制[J].辽宁大学学报.2020(08):1-8
[4] 张俊燕.商业性路跑赛事运营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2021
[5] 基于突发事件: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情报需求分析与风险防控[J]. 王聃,冯卫国. 情报杂志. 2019(07):56-62
作者简介:张文君(1990-),女,汉,湖北钟祥人,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武汉文理学院,单位邮编:430000,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