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方法
李雪婷 杜映励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雪婷 杜映励,.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方法[J]. 新闻传播研究,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摘要:
在信息技术和媒体行业获得深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逐渐步入到新媒体时代当中。新媒体作为崭新的理论和概念,开始被大众熟知。无论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生活观念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新媒体技术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越发显著,这就要求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记者能够形成充足的危机感,同时还可以在工作环境产生变化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强化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以便于更为有效地贴合适应行业的未来发展态势。本文将会简要论述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的提高路径,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技巧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基金资助:

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获得显著提升,互联网技术越发渗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此种发展趋势使得新媒体技术开始被人们广泛地熟悉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认可新闻的内容和形态。新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可供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路径和渠道越发多样化,新闻采访工作的重要性在此种情况下更是无法被忽略。新闻报道具备如下几个固定特征,比如真实性、时效性等,此类特征即便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仍然不会改变,但是电视新闻记者如果想要更为有效地适应此种社会形态的转化,就有必要从自我角度着手,不断提升自我采访技巧的高度,从而为新闻行业的持续稳定建设奠定下坚实的支撑作用。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

新闻记者在开展现场采访工作以前要做好准备,形成对采访环境和采访人物等在内的最为基础的理解和认识,提前确定采访提纲,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采访语言和采访模式,有效地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以此为基础缓解采访对象所产生的局促感,保障采访对象可以更为清晰合理地认识到采访的主题,避免产生语言和思想相互偏离的情况。在采访的时候,记者应该心无旁骛地参与到采访工作当中,以更为专业和积极的态度和意识参与到工作当中。在采访当中,记者需要避免板着面孔,应该结合采访话题表达出相应的神态与表情,尽可能地保障采访对象能够感到放松,避免采访对象出现过于紧张的情况。新闻记者还需要具备足够专业的临场应变能力,科学合理地掌握采访节奏,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需要重点明确的是新闻记者的行为举止、表情状态都会直接呈现在镜头的面前,并且影响观众的实际审美感受,所以记者的装扮需要足够得体,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2.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影响

2.1观众对新闻接受习惯悄然出现变化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观看新闻的习惯也正在此种情况下产生变化,与传统的媒体环境相互对比,信息和新闻都已经获得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深度影响下,观众已经不再简单地处于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地位,而是逐渐转变为新闻信息传播的生产者或者中转站,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自己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参与到新闻传播的队列当中,这就自然会导致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受到相应的影响。网络本身具备高时效性以及及时性的特征,所以电视新闻报道难以有效地贴合随时更新的需要,在此种情况下的电视新闻报道自然是逐渐进入到较为波动的生存环境当中。与此同时和新媒体相互对比后可以发现,电视新闻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主要原因在于电视新闻的传播往往需要经历前期审核以及筛选、改编等,所以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面对此种肉眼可见的改变,新闻记者有必要精准定位观众和被采访者,呈现出更为真实的内容,并全面增加和观众群体相互互动交流的机会。

2.2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工作出现变化

如果想要在新媒体时代下求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就有必要积极地提升自身工作思想的高度,首先是需要全面促进新闻采访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保障二者的同步升高才可以为电视新闻的稳定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则是需要重点考量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变动情况,并且还需要追捕提升自身的能力。新闻记者是直接参与到新闻挖掘过程中的工作者,所以需要从源头上着手,逐步增强新闻报道的竞争水准。在新媒体尚未进入到市场以前,传统媒体占据着非常高的传媒市场份额,在当时的记者需要通过纸和笔来完成对各种采访信息的记录,而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记者可以综合应用各种各样的新型设备,包括网络和视频设备等,切实有效地实现对采访内容的记录。

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方法

3.1转化采访思维

和传统媒体相对比,新媒体所具备的时效性可以说是最为显著的优势,新媒体可以实现对海量信息的高速率发布,让大众在短时间内迅速阅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此种新闻往往缺少专业化的编辑过程,新闻质量难以获得充足的保障。自从自媒体时代来临以来,人人都会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部分自媒体为博取大众眼球,常常会制造和散播假新闻,此种行为将会给社会舆论氛围带来极为严重的破坏。所以编辑记者有必要积极地承担起纠正社会风气的职责,从专业化的角度着手,充分挖掘和审视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同时从多元化角度挖掘和审视更多具备价值信息的新闻素材,以此来保障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真正意义地促进新闻深度和广度的提高,以此来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和认可。

3.2做好采访准备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是具备较强的系统性的,对于新闻记者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以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开展采访工作以前,确定本次采访的实际目标,在前提支撑下确定自己将要收集的信息材料。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需要形成对被采访对象的相应了解和认识,从容且有效地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足够良好的新闻感知力以及敏感度,行之有效地认识观众群体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寻找到受众的核心关注点,以此为基础逐步增强采访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优化采访技巧

首先,不断强化提问的逻辑性。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提问的逻辑性将会直接和新闻的层次性相互关联挂钩,如果新闻的层次性缺乏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观众在观看完成新闻采访以后出现一头雾水的感觉。所以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所提出的问题主题需要足够明确精准,有重点并且有意义,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这样才可以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获取更为充足的有价值的信息,最终有效地完成采访工作的目标。其次,全面增强新闻提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记者所提出的问题的范围较为广泛的话,那么受采访者将会很难有效地寻找到回答问题的中心,进而产生答非所问的情况,严重影响采访工作的正常稳定进行,导致观众产生诸多负面体验。所以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所提出的问题的准确性和具体性需要足够丰富,这样受采访者的回答才会更加有价值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来临以后,传统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已经无法被全面应用在崭新的场景当中,这就自然要求相应的新闻记者能够积极地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全面理解和认识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的影响形成清晰且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将此作为基础支撑,通过确定更为清晰合理的采访目标、做好采访准备工作等方式,不断加深对各种新闻线索的挖掘和获取,提升信息素材获取的力度,这样才可以更为有效地贴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进程的需求。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提升路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认为新媒体时代下记者需要从更为多元化的路径着手,全面推进改革,这是意义非凡的。

参考文献:

[1]魏琳,刘波涛.浅析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06):134-135.

[2]朱越明.新媒体时代电视台记者采访艺术提升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6):140-141.

[3]高凌.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J].新闻世界,2020(11):66-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