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质量、改善经营效益、强化风险管控的有效管理工具,在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前瞻探查市场变化,挖掘总结历史经验,向上对接战略目标,向下加强资源管控,深化内部协同。加强业绩联动,促进全员参与,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系统描绘了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1455”蓝图,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完善纵横贯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公司加快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作业指南。我们要加快建设覆盖全部管理链条、全部企业和预算单位,跨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实现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紧密衔接。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施工企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全面预算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公司所属各单位、项目、部门的联合参与。普遍对全面预算不够重视,尤其是领导人员,把全面预算等同财务预算,预算管理缺乏其他部门的有力配合,全面预算编制有财务一个部门完成,导致全面预算依据不足,缺乏有效的执行能力,全面预算管理基础整体薄弱。
(二)全面预算一体化程度不高
预算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还是以手工为主。从而导致编制工作量巨大,周期长,缺乏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预算数据准确性不高,预算分析不及时。
(三)未刚性执行全面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与业绩考核为有效结合,公司未刚性执行对分子公司、项目部全面预算日常管理工作和预算目标执行情况的考核。
(四)全面预算管理推动企业战略落地的效果不显著
对全面预算的不重视,与经营业务的脱节,导致全面预算准确性不高,全面预算未能及时有效的运用于公司的战略决策中。
三、提升电力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的措施
(一)深刻理解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及本质,加强全面预算顶层设计
1.全面预算管理既是建设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基础“334 工程”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科学管理的关键着力点和重要创新点。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能够进一步压实预算管理责任,增强预算管理约束力,有效杜绝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事前算赢”意识淡漠、大手大脚、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明确事前算什么账、怎么算好账,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本账,不断推动企业科学管理迈上新台阶。深刻把握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在思想认识上将其与传统的计划性预算区别开来,更要纠正预算只是单纯财务工作的错误理念,真正将其纳入“一把手”工程,从顶层设计上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实现战略分解和经营目标有效贯通,并引导全员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扎实推进全“面”覆盖,构建“三全”预算管理新体系
一要以全员为基础。全面预算管理纵向到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需全员参与共同落实。要牢固树立全员“成本、效益与价值创造”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心中有预算,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全员共识”。二要以全过程为标准。公司各项经营活动与管理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切实加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预算管理,特别是重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策划在前、预算在前,事事算好帐,处处算好帐,把好“入库储备”关、“项目择优排序”关、“预算执行”关和“清理退出”关。三要以全要素覆盖为内涵。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全方位覆盖业务预算、专业预算、综合预算等重点内容。
(三)加强预算过程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预算成果应用
企业应加强预算执行分析,预算分析周期以季度分析为主,全面深入分析经营、财务资金等经济活动各方面,分析差异原因,及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对关键指标偏离预算目标的异常程度(波动性)及其变动趋势进行重点监测;对执行偏差(波动)加大的,应及时发出预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全面预算成果有效运用到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去。
(四)严肃刚性考核,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企业应对所属各部门、分子公司、项目部全面预算日常管理工作和预算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其考核纳入其年度业绩考核中,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总结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条件下,财务管理体系能够使电力施工企业科学、完善地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消费规模下降的现实,电力施工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科学、长远的、科学的、可行的、长远的计划,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综上所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近两年来,必须始终围绕加强科学管理这一主线,系统构建“12345678”卓越管理模型,扎实开展基础“334”工程,系统构建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淦新.浅析科技服务型企业对标管理[J].商业经济,2013(13).
[2]张祥海.财务共享平台下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研究[J].环球市场,2017(34).
[3]武智瑶.创新型电力财务管理体系在新形势下的构建研究[J].中国经贸,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