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汉蒙互播的新闻节目正逐步发展成汉族与蒙古族进行文化沟通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使得汉蒙互播的文化差异也很大,单纯依靠新闻节目的翻译难以精确地体现汉蒙互播的内容,因此,亟待研究汉蒙互播新闻节目的翻译方法。
1.关于汉语和蒙语存在特点的简要分析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与蒙语的最大关联就是两种语言的互相吸纳,也就是“借词”,因此,当蒙语吸纳汉语的词语,并把它们转化为与蒙语相适应的对外交际用语时,必须要结合本民族的语言发展规律,以及其他国家的语音特征。但是,从整体上看,汉语与蒙语是一种不同的语种,例如,蒙古族的语种系统中既有声母的构成,又有声母的构成。
1.1词汇特点
蒙语的单词通常可以分为简单词、合成词和词组三大类,简单词就是一个词,合成词就是两个词,汉语的单词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不仅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也可以用双词来表示。所以,汉蒙两种语言的转译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学习如何根据蒙语的词汇结构特征来重组汉语的单词,使之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2语法特点
从句法结构上看,汉语是一种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的语言,而蒙语却是一种依赖于外来元素的语言,两者在发音和句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蒙语在吸纳和引入汉语词语时,应根据蒙语词语的构成规律加以恰当的修改,以达到汉语与蒙语之间更好更深层次的沟通。
1.3语音特点
本文从对汉语的声调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声调多为四种,而蒙语的声调多为一种,仅以轻、重两种形式存在。另外,蒙语与汉语的单位音差别也很大,例如,蒙语的单位音可以完全替代汉语的单位音,单位音。
2.新时期下蒙汉新闻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2.1易于理解的基础之上
由于蒙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跨文化的特点,因此,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也就不可避免地给母语民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只要对其进行得当的译介,对其核心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并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就一定能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因此,这就要求在新闻方面的记者们,要对两种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变化都了如指掌,要用一种融入到自己的文化历史中的语言来把握其中的精髓,当他们把自己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或者是文献作品翻译到外国的时候,要确保自己容易被人理解,并且拥有很强的准确性。这对我们国家的文化走向世界,使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广袤和悠久。
2.2意图表达准确清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的虚假、负面消息,信息不真实。同时,生活中也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文本,这些文本被不同的译本所改变,从而使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发生了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此过程中,民意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因此,在舆论的正确导向下,大众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从而了解到新闻的真相。但是,假如观众对它有一种误解,它将会让媒体整体处于一种比较尴尬和消极的状态,并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怀疑。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还原真相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不能坚持最基本的真实性,不能掌握新闻的本源,就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格进行发布。特别是,在新闻报导要被应用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由于不同的语言有着不一样的表现方式,因此,一定要从文化身份的视角出发,记者在翻译的时候,应当对如何翻译出准确、求实的新闻报导进行更多的考虑。尤其是军事类、科技类、医学类和教育类新闻,它们拥有着许多的专有术语,如果翻译人员不能把握住这些术语中的一个良好的尺度,就会导致某些词语与合适的上下文不符,被任意地使用,甚至是被任意地使用,甚至是被夸大,甚至是被夸大,这都会让新闻丧失它原本的实质。
2.3翻译效率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闻内容的及时报道和发布也越来越重视。新闻翻译者必须强化其对新闻语言的专门知识与职业素质的要求,以提升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新闻媒体中新闻翻译工作人员的功能训练力度,提升他们的整体翻译水平,特别是在文化传播领域,要大力招聘新闻专业人士,以确保其工作队伍的稳固。通过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让他们在文化传播上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加强他们对蒙语和汉语的理解和沟通,从而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专业素养。如此在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一种能够深入交流与交流的文化,做好一份好的翻译工作。
3.提高汉蒙广播新闻翻译质量的策略
3.1准确理解翻译内容,掌握基本含义
在进行整体的翻译工作时,必须要对新闻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对所要翻译内容的含义进行充分的把握,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理解的程度。同时,由于时事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还应注意维持时事的真实性。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使翻译变得更为高效,就需要翻译家们对新闻的理解和研究,从而围绕着新闻的主旨来进行翻译,从而提升翻译的效率。
3.2加强翻译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培训
新闻是一个比较特别的行业,它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信息加工体系,而应该被认为是一个信息的集合和传递。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员工的能力和意识,而人才是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译界人士在全产业中所处的位置及所起的作用;与此对应,就是要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训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新的东西。在全流程的训练中,创意思维的训练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训练,同时,也要确保记者本身具备相应的素质。
3.3创新翻译方式,提高工作的灵活性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有基本的基本理论,而且要有相应的技能训练。也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的文章才能更准确,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到汉族和蒙古族两种民族的不同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根据蒙古族与汉族民族的特点和特点,根据其特点和规则,加强对其的研究,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有效地表达翻译的内容,以原文为起点,不断地提升翻译的准确性,突出翻译成果的特点,从而使翻译的信息更精确。
结束语:
总之,蒙汉两种语言的互译可以有效地推动蒙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形式,蒙汉两种语言的互译就是其中一种语言形式,它可以使蒙汉两种语言的语言沟通,使两种语言的沟通,使两种语言的沟通变得更加紧密。蒙汉互译是一个长期而深刻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继续去摸索。
参考文献:
[1]切·蒙克那生.蒙汉翻译中的民族文化与语言技巧[J].三角洲,2022,(05):117-119.
[2]孙达来.论蒙汉新闻翻译对新媒体传播的作用[J].中国报业,2020,(14):86-87.
[3]乌日娜.新时期蒙汉新闻翻译工作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