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供应关系着国家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或者是其他生活领域应用型人才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构建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国家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专业所受到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实施,关系到该行业领域人才供应以及行业自身的发展。
一、技工院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前教育属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十九大会议中,更是高度强调有关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将其上升到影响着我国幼儿接受系统性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整体的教育水平对于我国广大儿童的健康发展影响深远。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处于初始起步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考虑到社会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学前教育专业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所导致的问题越发的明显,影响着我国千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基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探讨有关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是改善现状的重要途径,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改革需求的重要举措。
2.有益于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因此,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学前教育形式都是以传输理论基础知识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幼儿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是有关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无形中被忽略。考虑到幼儿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特点,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征,并且对周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单纯的依靠传统的学前教育是无法进行满足,这也意味着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在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幼儿所表现出的各项需求。也就意味着有关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或者是教学模式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才能够更加贴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从而带动整个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二、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课程建设找准目标定位
有关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而在目标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国家所制定的各项教育政策,不仅需要关注人才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关注其核心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注入。有关课程建设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步,确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于当前所设定的有关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包括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以及客观实际条件,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化课程体系,独立设计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以及其他技能课程板块,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第二步,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的构建。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构建目标,要求教师在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不断增加教学经验,保证人才日常教育水准,同时也需要加大在课题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步,注重有关课程资料库的建设和完善,课程资料库中应当包含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学校所搭建的网络平台,创立对应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网络平台方式加强重点课程的教育;第四步,充分挖掘教材价值实现课程的开发建设。有关教材的选择需要遵循合适和优质的原则,除了考虑教育部所推荐的优秀教材之外,也需要发动教师的力量进行专业特色教材的编撰,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使用,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除此之外,需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具体措施是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些教育网站或者是论文素材,通过这种形式来满足学生在自我提升过程中的各类需求,保证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深入了解以及自身素养的提升。最后是针对实践教学部分的建设,为了体现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动手机会,例如通过技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进行合作的方式,允许幼儿园根据自身特色以及需求,以订单式的方式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解决幼儿园有关应用型人才紧缺的难题,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拓新的渠道。
2.积极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
通过教学科研的方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教学研究以及改革工作。为了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水准,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教学研究以及改革思路,该工作的关键在于把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律,能够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此才能够彰显出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价值。需要注重有关人才培养形式上的改革,除了针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之外,还需要关注有关教学内容的精选以及优化,并持续更新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当然,该过程中也离不开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支持,借助师资队伍的力量,推动教学研究以及改革工作的进行。其次是关注教学研究以及改革内容方面的转变。第一步是针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有必要摒弃落后教育观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具体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对于核心知识体系的融入,强调基础和实践并重的教育原则,关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二步,针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增加过程性评价形式,联合结果评价共同使用,保持比例均等。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应用型人才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行为,态度以及学习成果等。最后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例如使用活动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形式方面实施大胆创新。
结语: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有关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相关需求,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创新,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管,体现有关人才培养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才能够确保该专业的学生更加贴合时代背景之下对应行业领域提出的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兴林.关于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12):1112.
[2]郭海燕,杨聪粉.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9(1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