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能对学生的个性、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克服自卑、内向等不良心理。更能使学生的内在得到磨练,使学生勇于拼搏、吃苦耐劳。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教育将继续发生深刻变革,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单调,考核标准固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大,教学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维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学生和整个社会都具有促进作用,人们拥有健全的身体,才能为社会和民族做出贡献。
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而中等学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却比较缺乏。缺乏专业教师,将导致教学工作的不规范、不合理。为了发掘体育潜力生,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校园足球、阳光体育等体育赛事。但是,体育教育的人才资源、体育经费、社会舆论、政策等都离不开体育教育。我国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比如篮排足、乒羽网、田径、体操等都有了较为普遍的发展,但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特色学校依然是凤毛麟角。许多中学很多初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在高考中占有优势,因此,在学校里没有太多的体育课时,反而会有所减少,因此,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就学生自身来说,他们自身并不注重自身的运动成绩,缺乏明确的体育计划,认为体育运动毫无意义,对体育的态度也不端正。学生参加体育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或者因为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导致了学生的疲劳,体育课程无法满足体育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激励机制不健全,自主学习能力弱,更喜欢自由活动。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优化途径
1、强化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重视中学体育加大体育投资,推动“社会化”,采取教会、训练、定期竞技等多种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时间”作为引线,采用“纵向深化”的教学方式,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练习、评价,形成一种高效的“闭环”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摆脱学习的重压,通过游戏式、竞赛式教学,使学生快乐、高效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使其成为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另外,通过兴趣小组、社团等形式进行体育教育,将体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吸引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品德素质,塑造团结、协作、尊师重教等精神和品德。
2、体育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师对提高学生运动水平的重视程度一向不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体育老师本身对运动的关注不够,二是因为老师们觉得进行专业的体育技能训练很困难。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自己的运动,这种方法会对初中体育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师不但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而且要把现代的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上去。在此背景下,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初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比如,在练习篮球技巧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员对动作技巧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老师还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教学视频进行暂停、放大等辅助教学。采用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更多运动技能,又能运用多种方法提高热爱运动的教学质量。
3、体育教育目标的科学设置
体育思想的提出,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对体育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学目的的不清晰。为此,要根据新时代体育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地确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确保体育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学目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把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各个子目标,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时候都会有团队合作的例子,但仔细一想,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竞争,比如个人、团体、学校,在合作的同时也会有竞争,这样的话,每个人的能力都会得到最大的提升。而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老师要利用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比如篮球,老师要将篮球的基础动作和技巧传授给学生,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篮球技巧,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赛,鼓励男生和女生同时参加,男生则可以以篮球比赛的形式进行,女生则可以以定点投蓝的方式将个人所得分累计到所属的团队总分中。如此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在比赛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深刻体验团队荣誉感。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健身习惯。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趋势,充分意识到终身体育理念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形成自觉的运动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能够有更好的体魄去得到更多的发展打下基础。终身体育观的确立,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走上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世贵. 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7(2):1.
[2]陈江. 体育核心素养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探究[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