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新闻实践活动的合理开展可以帮助学生群体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对于新闻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有效掌握,其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的引导下,大批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开展农村中学新闻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希望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合理落实。
一、影响农村中学新闻实践活动质量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师生交流互动机会不足
作为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重要影响。就目前而言,部分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所秉承的教育理念相对较为传统,从而导致其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对于学生群体的价值缺乏合理关注,进而不利于其在组织学生开展新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弱化了具体工作的实施效果[1]。
(二)新闻实践活动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从教学工作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在新闻实践活动开展期间,部分教育工作者所应用的活动形式相对较为单一,从而导致新闻实践活动期间学生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其结合自己的想法有效实现对于相关活动内容的充分开展,其不利于学生知识探索积极性的培养与调动,对于学生群体的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教学工作反思力度薄弱,限制了教学方法的改良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组织农村中学生开展新闻实践活动的同时,部分教育者对于学生群体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未进行及时点评与分析,从而导致学生往往难以正确了解自己在实践期间存在的不当之处与知识理解误区,限制了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于学生群体的全成长造成了限制[2]。
二、优化农村中学新闻实践活动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设计师生交互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教学价值
在组织学生开展新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活动质量的优化,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做好对于师生交互内容的充分开展,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结合相关实践实现对于新闻知识的充分掌握[3]。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新闻播报活动,继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结合相关新闻稿件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新闻意识的构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新闻播报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群体的充分引导。与此同时,通过对于新闻的要素及新闻稿特征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合理优化。具体来看,教师应该这么做:首先,教师应结合新闻实践活动这个关键词去查阅一些资料,结合新闻实践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在此期间,具体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同学们,你们对新闻实践活动是怎么理解的?”“在开新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通过结合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进一步培养。
(二)拓展实践活动形式,合理激发学生新闻探索兴趣
在新闻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群体探索兴趣的培养与调动,教师应合理做好对于相关活动形式的充分探索并积极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从而为学生设置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于新闻知识的探索积极性[4]。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校园实际情况以其自身生活开展不同形式的新闻采访活动,继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为其知识理解能力的优化奠定基础。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班长及学习委员等班干部进行采访,从而有效通过采访引导其对于班干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对于采访的相关情境进行模拟,从而帮助学生结合相关活动有效掌握采访期间的沟通方法。与此同时,通过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教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索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班级内张贴优秀采访稿的形式鼓励学生,以便促进学生探索兴趣的有效调动。
(三)落实新闻稿的点评,依据学情转变实践活动方法
为了全面推动新闻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组织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学生的新闻稿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撰写得较好的新闻稿进行公示并对相关学生进行表扬,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与此同时通过对新闻稿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出并加以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于新闻稿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群体新闻素养的合理优化,对于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通过点评与分析工作的合理开展,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群体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强化学生群体的语文综合素养。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新闻实践活动的落实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有利于丰富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经验,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新闻实践活动的合理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引导其结合亲身体验更好地实现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其对于学生群体的成长至关重要[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做好对于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正确认清学生群体的价值,引导其结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做好对于新闻知识的自主探寻。与此同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点评,以便引导学生正确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促进其新闻综合素养的合理优化,为学生群体语文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阮时英. 媒介视野下高中语文新闻教学现状与课型研究[J]. 文渊(中学版),2019(5):300.
[2] 朱德勇. 探讨单元人文主题,组织跨任务群学习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新闻传媒类作品教学建议[J].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1):10-13.
[3] 胡晓.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行进在新农村建设的路上——李元昌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0,30(2):47-50,56.
[4] 拉毛吉. 新课改下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之浅见[J]. 散文百家,2021(8):17-18.
[5] 顾文彦. 农村实用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 中国稻米,2021,27(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