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国家的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担当起我们的义务。高中生也是如此,他们即将成为成年人,也要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高中阶段,政治教学是最直接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的方式,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把政治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社会责任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意义
在我国,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未来的世界里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我们希望能够协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在"三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高中这个重要的转折点,老师应该努力协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孩子承担起他们的社会责任,并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使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甚至成为未来的领导者。高中政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长他们的道德品质、推动他们的全面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育并重,德育为重;高中生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加强思想政治觉悟。通过高中政治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去负起自己的义务,并且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策略
1.明确具体教学目标
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然而,一些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而且这种教育制度还不健全,这也是造成高中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思政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到在中学阶段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必要性,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
2.注重挖掘教材内容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应该从课程内容出发,深入探究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知识,并利用各种资源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以教育与环境相关的知识为例,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污染事件,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而逐渐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开展探究活动
思政教师如果一味地按照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要,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课堂内容,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通过深入研究课程的主要知识和技术,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要求,灵活地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尽早掌握知识,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以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列举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结合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在选择探究的课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取有争议的题目,例如:"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种主题是很有争议的,把它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组织同学到附近的养老院去奉献爱心,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感恩,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结合学生日常生活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概念性太强,许多学生可能无法真正领悟,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阻碍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同。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老师们应该透过列举现实的例子,鼓励他们去探索,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日常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个人世界,还包括互联网来获取新的资讯,探索新的事物,并就当前的焦点话题进行评论。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他们的现实情况,指导他们进行更有意义的互动,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奉献家庭"课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奉献家庭",例如,鼓励孩子自己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这将为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责任心提供重要的训练。
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实践才能证明一个事实。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大大转向实践性。与过去的依赖课堂知识的方式不同,如今的教师和家庭已经开始强调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这种教育思想,不管学生的日常学业有多繁重,学习目标有多大,老师都要在适当的时机引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让同学们认识到社会的责任,让他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他们的一个简单的行动,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让别人感受到很多的温暖和益处。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学生们知道,社会责任感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做出贡献,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第二单元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章时,老师会给学生简单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鼓励他们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制定一份相关的计划,指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各个领域的个体收入情况,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行业的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
结语
高中阶段对于建构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提升课堂效果,深入研讨课程内容,并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宗序亚.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06).
[2]訾洪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D].安慶师范大学,2019.
[3]张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