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师生力量、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密切联系师生、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平台,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高校在传播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思想观念、进行道德教化、促进行为规范、塑造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新闻信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成为当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路径
2.1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进行观念上的更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开放的思维看问题,不断探索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新思路。首先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定势,将新闻宣传工作与高校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发展实践教育,打造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新闻宣传工作融入其中。其次要转变“重权威轻权威”的思维定势,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新媒体时代,要认识到“人人都有麦克风”是一个事实。因此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认识到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处理好与师生的关系十分重要,应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交流和思想交流。最后要转变“重形式轻内容”的思维定势。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应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坚持以内容为王、形式为辅原则。
2.2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校要通过新闻宣传工作的引导和宣传,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当前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挥好新闻媒体宣传正能量的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舆论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首先,要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要建立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再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增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2.4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管理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体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力度,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管理能力。首先,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从考核内容、考核对象、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确保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要将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落实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对于落实不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处罚,通过考核机制来调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措施,确保高校新闻宣传队伍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2.5把握有利时机,增强舆论引导力度
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应把握有利时机,主动引导舆论,积极发声,掌握话语权。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消除负面影响、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制高点。在重大新闻发布中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一事一报”原则。及时公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人等,形成与公众的良好互动;二是“三不原则”原则。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向公众说明情况;三是“第一时间”原则。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向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走向。在重大新闻发布中还要注意把握时度效,根据新闻发布的实际情况、社会反应和新闻媒体的客观要求等,及时调整新闻发布的内容、方式和频率。
2.6完善新闻宣传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应根据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以党委宣传部为核心的组织领导体制,从人员、经费、制度、平台等方面给予保障。另一方面,建立新闻宣传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使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考核评比活动;三是完善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使其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校内奖励制度,调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媒体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加强与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的联系,扩大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3、结语
总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立足于校园实际,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等方面出发,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学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新闻队伍培训学习,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健全考核机制等措施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的积极性;要把握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积极引导舆论导向;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传播正能量内容。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拓宽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机制和提高队伍素质能力,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分析[J]. 沈劲枝;李玉洁.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2).
[2]新媒体环境下政法新闻的困境与出路[J]. 陈钦祥.新闻文化建设,2021(21).
[3]党报时政新闻传播力在新媒体环境的提升策略[J]. 高洪泉.新闻文化建设,2021(21).
[4]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影响力提升策略[J]. 王蓓.新闻文化建设,2021(23).
[5]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实践[J]. 李喆.学园,2021(26).
[6]新媒体环境下手工艺数字化平台推广策略探讨[J]. 王琦.明日风尚,2022(07).
[7]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方向[J]. 颜鹏.新闻文化建设,2022(08).
[8]延展媒介平台促进深度融合——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转型路径研究[J]. 王刚.新闻文化建设,2022(15).
[9]新媒体环境下地域新闻传播转型探究[J]. 张兆新;刘岱.报林,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