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王慧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慧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摘要:
本文结合国家的重要战略指导和当下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德育活动。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德育活动“假、大、空”的现象,回归教育的初心,提升德育活动的教育教学效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重要任务落细落实。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活动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基金资助:

1 背景

1.1 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1]而国民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践行路径。

1.2 当下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发展存在着如下一些现实问题,如:教育不公平,贫富差距过大,大学生就业难,高考录取制度存在问题,贪污与腐败,男女比例失调,资源与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恶性车祸,房价过高,网络信息大爆炸等,导致社会一些人出现“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集虑症”、“习惯性怀疑”、“炫富心态”、“审丑心理”、“娱乐至死”、“暴戾狂躁症”、“网络依赖症”和“自虐心态”等价值观不正、知行不一,甚至行为扭曲的现象。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在当下尤为重要,帮助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三观,用正面积极的思维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提升国民的信仰与幸福指数。

1.3 改变德育活动“假、大、空”的现状

作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能深刻感受到当下德育工作的琐碎、繁杂,千头万绪,相比重复说教,德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然而组织者精心筹备的德育活动开展起来效果时常不理想,甚至给诸多参与者感觉像是作秀、虚假、既夸大又空泛无实质,事与愿违,如何改变目前德育活动普遍的“假、大、空”现状是件既头疼又棘手的事情。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途径目前多数学校仅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24个字”、张贴海报或仅在道法课堂上作为结业科目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并不能切身体会其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活动,既能以德育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又能改善当下德育活动“假、大、空”的现状。

2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活动

2.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团队活动

笔者跟进区教育局团委的工作期间,组织了辖下学校青年教师团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组织局团委辖下学校庆祝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既建团周年展演活动、历届书信节活动、青年教师团建活动、青年教师关心留守儿童/老年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文化节、师生经典诵读活动、街舞大赛、青年教师与其他部门的联谊活动、少年警队活动等。每年每个月都安排有特定的活动,有些依照传统节假日安排,每年有所创新;有些是历年恒常开展的,是否与时俱进还有待进一步考究。除常规性活动外,每天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公务需要应对,比如与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等各部门对接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每一项活动是去是留,确实很难定夺。辖下片区负责人则反馈教师们愿意参与各类活动,因为从各方面如业绩等来说都对学校或教师个人有帮助,于是各项活动仍继续恒常开展,但每项活动开展的价值仍停留在竞技获奖,并没有深入思考其教育意义及是否切合实际。如将每项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则能真正引导参与者深入思考并受其文化信仰的熏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尺度,则能很好地判断团队活动是否有必要开展,然后才去思考是否开展得顺利,也不会为了活动而活动。解决了这样的普遍现象:一群人花时间精力参与了活动,直至结束也体会不到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收获停留在浅层、表面与应付。

表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团队活动举例

15.png

2.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志愿服务活动

以市桥金山谷学校为例,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校内志愿服务如图书馆管理员、学生会协助教师管理学生每日常规、日常帮助教师的活动等;校外志愿服务多数与社区合作,开展如到社区敬老院帮扶陪伴老人、社区街道卫生清洁等活动,弘扬学雷锋精神。疫情期间也组织青年教师志愿参与协助街道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平日里无偿献血,组织教师送课帮扶贵州,弘扬师德师风。参与片刻或组织走过场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很好地让师生体验志愿活动及其帮扶的价值,给人作秀、虚假的印象。如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如“友善、平等、和谐”等内涵贯彻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开始前进行教育,让学生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后再主动参与活动,而不是由组织者全程安排,被动地参与活动。

2.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团活动

每届区社团文化节或学校社团文化节上展示的社团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深得学生喜爱。然而深入到实际教育教学,尤其低年段比如初中开展的社团质量多数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用心程度或授课的目的。很多学校也通过社团作为培养学生参加竞技类比赛的途径或提高学业的手段,学生因而获得了技能及荣誉。这就导致当下的一些教育活动如社团的开展给人感觉更趋向于功利性,影响了教育的初衷。在没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德育活动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笔者认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团活动的始终,引导学校将活动的教育初心合理地表达出来,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参加活动价值及意义,才是开展德育活动首要的任务。而不是开开心心参加完活动、交了一些朋友,或者热热闹闹一下,而达不到德育活动真正的教育目的。

2.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综合实践活动

当下热门的劳动教育其内容非常广泛,既可与德育活动结合,也可与学科活动结合,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教育内容,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前期为了便于管理,有的部门或学校将其挂到综合实践类,由学校负责德育或教学的行政领导抓手,由综合实践类或生物化学等其它相近各类学科兼任。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也常常把各类活动直接挂上劳动的名义,在开展德育活动中重视了学生劳动的培养,在开展学科活动中也强调了劳动的教育。《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既强调“出力流汗”型的劳动,也重视“科技创新”类的劳动,许多学校将科技类活动也由综合实践教师负责,而综合实践教师也由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兼职。多数综合实践类活动以带领学生参加竞赛获奖为主要方向,在学校办学绩效和教师职称管理制度的框架下,教育教学时常容易往功利性方向跑偏。笔者认为,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即使在追求教育教学

2.5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节假日活动

家长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充分合理的合作能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及周末时间积极开展学科或德育类活动。而在学业的压力下,相比学科活动,纯德育类活动往往不受家长、学生或老师的重视,哪怕教师精心筹划,设置德育类奖励性机制,学生的完成情况仍然仅有20%、30%,优秀的作品呈现不到5%。因此,笔者探索并实践将学科类活动融入中华传统美德、传统节假日文化,以“五育”并举、跨学科的形式布置假期活动,结合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内容和主题,积极发挥家长和学生的主导作用,给予他们自主创作的空间和余地,比如清明节前后布置中医药香囊、艾条的制作传统节假日主题活动,推送网络精选出来的几款制作方法,提供学校的场地及设备设施,由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材进行创作。类似的活动获得家长积极响应,学生兴致倍增,既发展了动手、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增进了亲子情感,也增大了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业成绩。在活动结束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总结回顾中,升华整个活动的教育意义。

3 小结

1.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各项德育活动,能改变活动流于表面与应付的普遍不利现象,使活动立意更深刻,使参与者切身从活动中得到成长。此项工作势在必行。

2.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开展德育或学科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并能将立德铸魂落地生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高尚的灵魂,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3.在德育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一线教师的育人观念和学校领导者的管理观念。实践证明该项研究意义及价值深远,适合广大中小学校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百度百科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