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关注的重点,创业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日程,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因此,创新创业成为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主导。只有全面洞悉当下就业困境,推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创业导向,方能成就艺术设计职业教学的又一次飞跃。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教学内容的。基于此,本文就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来促进教学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
一、高职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一)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不强
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担任该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又多是此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简单来说,这部分师资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教师行业的,这些教师理论素质过硬,可缺乏实践能力。如此一来,师资力量偏向于理论知识层面,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相对缺乏。因此,教师队伍的薄弱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艺术专业学生以后就业的发展。
2、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不完善
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创新的要求很高,对实践的要求也很高。当前,尽管高职学校开设了实践课程,但是各个实践课程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的实践课程不够连贯,当岗位要求较高时,学生的能力不足以胜任这个岗位,就会失去工作。因此,教学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3、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教材缺乏
目前,可以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教材数量受限,因此,常常由院校相关专业的任教教师进行教学课本的编撰,这种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然而,这些教师理论知识很强,但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这些由教师队伍编制的教材就会出现偏差现象,表现出理论层面的知识多,实践层面启发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1]还有,本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缺少行业经验,自行编制的教材内容更新就会出现不及时的现象,且一些内容并不适用于社会实践需要,这会导致教学脱离实践需要,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高职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学生想要成功就业或者是更好地就业就必须要进行创业。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遵循国家教育发展方向的。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尤为重要。
二、创新创业课程构建的原则
(一)以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设置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属性,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养。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和专业学习的需求开设基础课程。除了开设体现知识理论和文化素养的课程,还要加强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启发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的课程开发。
(二)以就业服务为宗旨设置专业课程
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实用教育类型。因此在课程构建上,既要考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也要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前要先研究岗位需要,以此为出发点设置课程。要将专业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用性课程体系。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建设对策
(一)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合作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最好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又能训练职业技能,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进入真实企业岗位实习,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独自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道、获得经验。利于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实践实训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实行"工作室教学"
工作室的存在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中转站,也是教学和市场的桥梁,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工作室教学"由教师制定项目,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服装设计、公司文化logo设计等,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工作室教学需要同学们进行合作,而这种同学间的长期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团结意识,提高互相之间的协作能力。如果把创新创业园和工作室教学进行结合,学生间的交流更大了,学习的领域也更广泛了。[2]这对学生创业有极大的好处,学生有了创业的平台,学生创业的成本降低了,创业成功的机率也就提高了。
(三)加强艺术设计学科体系构建,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1、优化高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可以聘请艺术设计领域权威专家讲授专业课程,学生参与教学互动。高校联系校企进行合作,可以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以工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2、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加强,才可能为学生提高有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比如,教师队伍不能只局限于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由专业课教师、学工人员和企业设计人员组合成。除此之外,还可以是校外人士、企业家为主的师资队伍等。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引进优秀师资,多管齐下,进行教学创新和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投入到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队伍当中。
四、总结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科目,市场对于这类人才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高职学校要加大力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优势,促进学生专业设计上的积极思考与积极的社会实践,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革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目标和专业设计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设计水平,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何俊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艺术科技,2021,34(23):37-39. DOI:10.3969/j.issn.1004-9436.2021.23.012.
[2] 周志琦.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该的思考 [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3).
作者简介:
冯喆,(1989.01—)女,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艺术类专业教学。
廖珊珊,(1985.05—),女,汉族,湖南临澧人,心理咨询师,教育心理学讲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