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基层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思政工作也应严格围绕习总书记的思想开展。目前,在进行企业内部思政建设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我党的大政方针仍然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网格化”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强有力举措,力图推动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使其更具全局性、具象性。维稳信访工作办公室的责任重大,既要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还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是政府与群众相互交流的精神“纽带”。办公室人员的思想觉悟十分重要,直接决定了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在企业中认真开展思政工作,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斗志,使其积极配合企业领导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另外,贯彻落实思政工作,还能明显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同时,严格的制度,能够使企业上下一心。所以,全体员工应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将该项工作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其规范程度,实现“网格化”管理目标。
二、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想对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升级,就需要将社会治理方式向网格化发展,不断健全综合服务平台。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的形式,促进社会发展动力的提升,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人民赋予了国有企业较大的社会职责,奉献精神是每一位国企员工应有的觉悟。现如今,部分单位缺少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力。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就需要对思政管理体系进行改革。
第一,合理划分网格。可以将企业的党支部、党小组作为基本单元,逐步建立起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小组长—组员的组织架构,方便与群众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沟通,将全部员工放入党建网格之中,时刻与广大员工心连心,最终建立起覆盖整个企业的网络化管理体系。第二,明确职责分工。严格遵循“权责分明”的基本用人原则,对网格进行详细划分。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差别,通过党委会、生活会谈以及日常交流等形式来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从而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够树牢全心全意服务的意识,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与此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每个工作日内完成好具体任务,每周进行一次跟进,每月组织员工召开总结大会,确保国企内部的思政建设能够实时更新。第三,强化监督考核。根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纲领,国企内部应建立并落实责任制度,不断对工作督导进行强化。此外,通过建立党建综合平台,定期考评各党支部网格工作的落实情况,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最大程度上激发出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共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环境[1]。
(二)加强“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要想出色地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对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脉搏有所掌握。具体而言,可以从干部员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困惑入手,对网格成员的需求、想法进行深入了解,使员工的诉求和呼声能够被听到,做到对整个企业的内部人际关系了如指掌。现如今,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落后,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相关企业应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彻底改革,注重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为其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思政建设方案,以此扩大企业文化的传播范围。
第一,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创新。目前,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扩充更多的渠道。在企业日常办公过程中,手机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手机App进行工作任务布置。与此同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合理创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建立员工档案,可以起到更加了解网格内人员基本情况的作用,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定期与其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排解不良情绪。第三,拓宽交流路径。在线上或者线下建立意见反馈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可以反映诉求的有效渠道,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拉近党组织与员工群众之间的距离。此外,还要加强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时刻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检测。有了更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够更加积极地做好服务工作。
(三)加强思想政治信息化建设
要想实现“网格化”管理,就需要在企业中不断进行思政信息化建设,通过合理运用高科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进步。现如今,信息化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该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将其视为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将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入到日常的党建工作中去,需要充分了解其工作流程,以便于提高后续工作的准确性。通过上述操作,企业的政工管理方式能够得到根本性创新,并且符合“网格化”管理理念。思政工作负责人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2]。目前,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也不失为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可以覆盖每一位网格内成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开展具体工作,例如广播、电视机以及社交媒体等,以此加大“网格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此外,在网上开设思政工作意见讨论平台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员工在相互讨论中对党的思想精神更加了解。将政工宣传工作融入到企业日常工作之中,使其变得更加具体化和网格化,并发挥出主流媒体的作用。负责人员要充分掌握当今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日常宣传工作中融入互联网思维,凭借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所具备的宣传价值,传统媒体可观性强、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将二者充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与宣传平台一体网格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舆论把控难等问题。与此同时,企业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来打造新媒体平台,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设计专属客户端,充分凸显出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坚定传播企业文化与奉献精神,将全体员工和企业紧密相连,使得网格化思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3]。
结论:总而言之,随着“大政工”体系的逐步建立,促进了国企与工会组织之间的工作整合,更便于管理,也有利于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引入“网格化”管理体系,能够提高思政建设的精细性,还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配合落实党政方针。除此之外,相关单位应积极寻求升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最佳路径,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秋儒.国有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网格化”管理探讨[J].广西电业,2022,(03):27-30.
[2]张丰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四个作用”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文明,2022,(06):71-72.
[3]惠小和.新形势下做好国有煤炭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煤炭工业,2021,(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