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道绿化的低碳发展思考
王恩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恩慧,. 内河航道绿化的低碳发展思考[J]. 低碳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82.
摘要:
航道绿化环境这届决定了河水运环境情况,航道绿化也顺应目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内河航道绿化建设低碳发展实现已经迫在眉睫,响应国家发展水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号召。本文通过分析,本文从江苏省内河航道绿化现状出发,探讨内河航道低碳绿化的功能及特点。
关键词: 内河航道;固碳能力;航道绿化
DOI:10.12721/ccn.2023.157082
基金资助:

水运已经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运输能力强大而且具有安全和环保的优势。所以促进水运发展是加强绿色水运交通的重要途径。水运的载体往往是河道,内河航道发展一定要建立在设计、施工、养护的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之中,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作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

据统计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最大的因素之一。但是水运的碳排放强度要比陆路运输的碳排放量70%左右。所以我国目前会大力推进发展水运交通,推进“公转水”的政策目标,内河水运建设将持续呈迅速增长的状态。内河运输的建设会增加碳吸收。这直接依赖于植物生态效益,航道绿化是沿航道带状分布的,它的特点变现为里程特别长,也就意味着碳总量吸收也十分可观。要使河水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及一定得加强对航道绿化进行优化提升,提高其固碳能力。

一,发展内河航道绿化的意义

1、改善生态环境

绿植可以使航道生态系统更健康,因为植被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以及营养元素的结构。植物可以结合水陆过渡区域和水体的功能对生物生存环境进行改善,强化了航道的生态防护,而且绿林带可以起到降噪、净化空气的有利作用。

2、经济价值

良好的航道绿化景观进一步促进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提高了整个城市的品质,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周边家用运输和商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观景功能

绿化航道不仅满足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也充分发挥了其观赏功能,打造绿色城市,绿色交通,由于季节变化会充分体现在植被景观上,加上绿植景观的设计,让城市与大自然充分融合,也给人们提供亲水游玩的条件。

4、水土保持功能

植物根系有较强的吸收水分功能降水岸隙压力,所以航道绿植是可以起到防治风蚀、水蚀和重力侵蚀等水体流失的问题,有着水土保持和固坡的作用

二、打造河航道低碳绿化注意事项

内河航道低碳绿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固碳能力,所以在选择绿化植物时一定要优先选择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让不同植物固碳能力进行优势互补,达到增强航道绿化的整体固碳能力的目标

1、增强固碳能力

将落叶植物、彩叶植物与绿色植物等进行合理分布,保证在四季都会保持只有生在旺盛的植被,从而保障了春夏秋冬同时具备固碳能力,加强固碳效益的稳定性,让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能够同时发挥作用。彩叶植物是一种固碳释氧功能最强植物[1],但国内水运彩叶植物会在秋天落叶,所以秋天彩色植被的固碳能力急速下滑。随意才需要将彩色植被和绿色植被搭配种植,可到航道绿化在一年四季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也保持了航道沿途四季的美景。速生植被的固碳能力又比慢生植被高,但部分速生树种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和频率也快。所以考虑综合因素,以选择固碳能力强、固碳周期长植被为最佳选择,多种植被均匀分布才可以实现航道绿化长期稳定的高固碳能力。

由于不同植物类型的固碳释氧功能有很大的差异性,依据植物分类排序,往往乔木灌木固碳能力优于草本植物和落叶植物,草本落叶植物固碳能力优于常绿植物、阔叶植被,排在最后的是针阔混交林,乔木的固碳释氧能力具有明显优势。

常年淹水区,水位变动区和陆域是航道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这些区域的特点将各种不同种类不同特性植物进行不同批次种植,增加航道绿化的面积和功能。航道绿化的陆主要分布在河堤路上,一般采用比较有规则的形式种植植物,以保障了河堤路的观赏价值也保障了其固氧释碳功能;航道边坡是位于水域区和陆区交替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比较适合小灌的生长,从陆区到坡脚可依次种植灌木、花篱、地被植物,这样可以塑造植被的层次感。水位变动区的植物选择上可以选择不受水位变动影响能正常生长的,易倒伏的耐水植物为最佳选择;可以定期对湿中生植物进行梯度绿化。

2、降低碳排放

(1)确保乡土植物为主。

乡土植物在当地已经有相当长的生长历史,已经能够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生长条件占很大的优势,所以碳排放量相对来说也是相当低的。所以在各种植被的合理布局下应该以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才能满足固碳能力的稳定性。

(2)节能低碳养护工作。

易管理低养护是航道绿化的基本要求,这样是可大大减少养护产生碳排放。航道绿化尽量不要使用高排碳量的设备进行灌溉和修剪,采取河道本身自带自然水源进行浇灌,这样不仅利用了自身的水资源,也减轻了碳排量。

三、航道绿化的布局规划

1、选线生态化

一般航道路线里程数都是相当长的,难免会经过一些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区比如湿地公园和候鸟保护区,这些自然环境都是相当敏感的且不可以遭到破坏的。所以航道建设不仅需要满足航运经济发展的原则,还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的基础原则上,保障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确保湿地保护区、陆地生态区及水生态区不被破坏。当河道内需要大幅度改动的时候需要用智能软件进行智能计算,并分析施工后对后河道的水流航行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保护航道内原有河势;可采取利用生态植物对施工后的环境进行修复,进一步做好防护措施。

2、利用资源优势搞建设

一般较大的交通工程都会受到投资、决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这点航道修建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让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两不误,一定要将航道工程设计工作做好章,确保现有的植被和绿化不会被破坏,利用自身的原生态植被打造航道景观。绿色航道设计应充分结合水利工程以及周边经济建设,一方面打造水利航运工程中的生态风景区,另一方打造鱼类生长区从而保障动物的生态环境,综上所述在航道的建设及过程中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使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利用植被的合理分布保证河道稳定性,同时也可满足绿色航运沿线景观需求,从而达到自然生态和经济建设着共同发展的目的。

3、优化河岸生态结构

采用绿植生态的方式根据水位情况分层进行生态防护,在护岸结构选型上应该采用W型排水垫、仿木桩、混凝土铰链排生态环保新型护岸材质[2],打造生态绿色航道。与传统的护岸设施不同,这种新型护岸结构型式保障了水体、设施本身和自然生物能够相融合,非常适合生物的生长。

4、优化水下生态结构

对于航道生态方面的补救,可以采用人工放殖的方式来增加河道的生物种类,从而维持生态平衡。根据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来设置人工鱼巢从而给予类提供稳定的栖息地,而且在选材上也需要特别注意,一定不能选择不耐水易腐烂破坏水质的材质,尽量采取水中原有的植被,利用这种方式确保鱼类有充分的物质进行产卵,增加水生物群体规模数量。

5、优化水上生态景观

水上景观应该最尽量保留当地乡土植被并结合河道两岸现状进一步进行城镇景观规划,对河岸滩的景观进行新的规划改造,加强游览设施、绿化景观、亲水设备等,将自然与人工设备进行性融合,也可以打造水上生态景观。设置垂直驳岸来调整岸线,使水岸分界线更加清晰,让景观有一定的层次感。结合绿化植被走势设立散步锻炼区,裸露滩地进行人工绿植覆盖复。大量滩塘种植水生植物可以起到过滤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从而减少了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

结语

充分结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建设理念,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的航道低碳绿化模式,保障航道工程一方面能够满足经济发展一方面顺应自然规律,保障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航道低碳的理念下,需结合当地自然情况选择合理的植被分布,充分满足低碳需求和理念。同时打造出了可提供人类游玩观赏的功能,提高内河航道绿化的景观和游玩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飞,林燕清,沈超.安徽省绿色航道设计探索与实践[J].水运管理,2022,44(3):12-1429

[2]张冉.内河航道绿化的低碳发展思考[J].中国水运,2023(3):54-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