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卷新闻的内容分析——以人民网相关报道为例
张涵 熊茂伶 罗灿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涵 熊茂伶 罗灿然,. 大学生内卷新闻的内容分析——以人民网相关报道为例[J]. 新闻传播研究,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05.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至2023年人民网上关于大学生内卷相关内容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来探讨我国新闻媒体对于该议题的报道和构建特征。研究发现:多数新闻对大学生内卷的报道流于表面,过多关注内卷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对内卷原因的深度剖析及相应建议的给出。
关键词: 大学生;内卷;焦虑
DOI:10.12721/ccn.2023.157105
基金资助:

文献综述

(一)内卷化概念的来源

“内卷”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最早使用的,随后是克里福德·格尔茨在其著作《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中提出爪哇岛因为一系列原因无法将农业向外扩展,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

(二)国内学者对内卷化的研究

截至2023年5月18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篇名包含“大学生内卷”一词的文章有43篇,国内学者对“内卷化”的讨论与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就业内卷化:付悦[1]认为,大学生就业内卷化主要是由于社会流动背后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异化、大学生对就业常识掌握不够、大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和技能落后于企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这三个原因导致的。

(2)大学生学习内卷化:金尚可,王泗通[4]认为,造成大学生学习内卷化主要包括加剧的竞争性压力、偏离学生教育成长规律的单一化学习评价规范、缺乏主体性学习的能力或习惯这三个方面。

研究方法与样本采集

一.样本与分析单位

目标媒体的选定:本研究以人民网上的报社报道为目标媒体,在选择目标媒体时纳入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涵盖各种类报社和专业板块报道,使样本间互构成参照系,在具有可比性的同时尽可能具有严谨性和代表性。

时间范围的选定:本研究是针对大学生内卷新闻报道的特征分析,因此选取年份根据“内卷”开始作为热门词汇出现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时间一直到目前进行现状分析,也就是2021年~2023年三年时间内人民网中关于大学生内卷相关新闻的报道。

分析单位的选定:本研究对分析单位的界定是,上述范围中的报道在选定时间内都对大学生内卷现象或事件进行了内容或观点性的报道,包括各类新闻文体。

二.类目构建

 在参考过去的相关或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本研究内容分析部分的主要类目包括:

  (一)大学生内卷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特征

1. 议题内容:(1)举例报道;(2)大学生内卷的表现;(3)大学生内卷的成因分析;(4)笔者对大学生内卷现象的评述与态度;(5)大众视角对大学生内卷的态度;(6)对大学生内卷的建议;(7)其他。

2. 报道类型:(1)消息;(2)通讯、特写;(3)深度报道,包括专访、调查性报道等;(4)评论、述评;(5)其他。

3. 报道语气:(1)正面,对内卷现象及出现的结果表现出反思、积极的态度和语气。(2)中立或混合,报道语气无明显偏向,呈客观中立态度,或者批评与积极口吻并存。(3)负面,对内卷现象及出现的结果表现出嫌恶、批评、消极的态度和语气。

(二)大学生内卷新闻呈现的大学生内卷特征

1. 大学生内卷行为的结果:(1)就业困难;(2)学历贬值;(3)精神压力过大;(4)社会环境高压;(5)其他。

2. 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原因:(1)社会经济下行;(2)网络舆情渲染;(3)社会资源分配不均;(4)同龄人之间竞争压力变大;(5)固有的教育模式;(6)其他。

3. (三)内卷新闻报道的文本特征

根据研究目的需要,本研究中对媒体报道大学生内卷新闻的特征归纳如下:(1)采用举例的报道方式;(2)表达了笔者个人主观或客观的观点;(3)深度报道和浅层报道;(4)其他。

一、大学生内卷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特征

1.大学生内卷新闻的议题分布,见表二

表二  大学生内卷新闻的议题分布

1.png

2. 大学生内卷新闻的报道类型分布,见表三:

表三  大学生内卷新闻的报道类型分布

2.png3. 大学生内卷新闻报道语气的分布,见表五

表五  大学生内卷新闻报道语气的分布

3.png

二、大学生内卷新闻呈现的大学生内卷特征

1.大学生内卷呈现出就业困难,学历贬值等的特点

在本科大学生毕业选择的相关报道样本中,一共有12篇报道了关于考研和就业的选择,多数表达出内卷导致的行业缺口偏向严重。在此类新闻报道时都较为偏向于对大学生内卷持不支持态度,却鲜有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层剖析,空有态度少有反思和可实操的建议。

2.大学生内卷的快速人际传播以及不良竞争效应

在涉及大学生内卷影响人际往来以及社交关系的样本材料中,一共4篇新闻提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内卷的实质行动,大学生内卷化主要从两方面引发不良竞争:一是在内卷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彼此的信息交流不充分;二是在内卷化的过程中易导致竞争规则的破坏,学生间充斥着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现象。

三、内卷新闻报道的文本特征

1.从内卷新闻的整体文本类型分布来看,举例报道和观点报道类型较多约为58.50%,而深度报道很少,仅占3.22%。

表六  大学生内卷新闻的文本类型

5.png

2. 在采用举例报道方式的新闻的类项中,数据如下:

表七  大学生内卷新闻报道的主题

6.png

3.从作者的观点角度划分,本文将其分为主观观点和客观观点。

表八  大学生内卷新闻的观点角度

7.png讨论与结论

一、媒体内卷新闻内容表现形式的总体特征

1.大学生内卷这一社会现象愈演愈烈,新闻媒体的关注点不应流于表象,应及时有效地给出应对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帮助大学生从不必要的“内卷”怪圈中脱离出来。

2.媒体人脱离大学校园,站到新闻人这一岗位上,其实是另一种程度的“内卷胜利”,大学生需要的是社会阅历更高层次的媒体人挖掘此现象的本质,同时,一针见血地给出解决方案。

二、媒体内卷新闻呈现的内卷特征

大学生内卷新闻对于呈现大学生内卷的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报道占据了总量的大部分,媒体在文章结尾或是在采访、表达观点的部分应该树立和引导正确的心态,而不仅仅只是提出当下大学生内卷的大环境和心态,报道后极有可能引导大学生情绪走向更焦虑和消极。

三、媒体内卷新闻报道的文本特征

1、采用举例方式报道

(1)以学习为主题的内卷焦虑:内卷新闻中主要报道大学生因为同龄人更加努力而被迫内卷而焦虑。

(2)以升学为主题的内卷焦虑:内卷新闻中主要报道本科生因为学历贬值而向上考研究生造成的“考研热潮”。

(3)以就业为主题的内卷焦虑:内卷新闻中主要报道大学上就业困难,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给予的职业反馈不符合预期。

2、内卷新闻的主观观点

(1)内卷新闻报道中常常不加分析就盖棺定论。在部分媒体报道中,常常开篇就定下结论,而没有具体的分析和逻辑描述。

(2)内卷新闻报道中有部分媒体混淆概念以达到论证自己观点的目的。

(3)内卷新闻报道中将“内卷”简单化,有意忽视“内卷”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报道内容表面化

(1)内卷新闻报道中常常只陈述现象不深究原因。

(2)内卷新闻报道中将涉及内卷事件中各方各打二十大板,没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4、采用非大学生群体对内卷的建议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