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
冯一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冯一峰,. 新形势下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J]. 新闻传播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2.
摘要: 为了提升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广电新闻记者工作中的挑战,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包括落实好新闻采访准备工作;创设良好的新闻采访范围;合理的选择问题;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下;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提升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002
基金资助:

广电新闻记者的业务能力及工作质量,关系到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事业发展,然而结合新闻记者工作情况而言,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工作质量受到了消极影响。对此,广播电视台以及新闻记者应该引起重视,分析研究提升工作质量的措施。

1、广电新闻记者工作中的挑战

第一,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日益增加。以往人们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节目掌握有关的新闻,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基于利用各种智能设备,可以从不同的平台中查看信息,广电不再是唯一选择,对广电新闻事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使得广电新闻记者压力加大[1]。除此之外,新闻信息数量不断增加,受众对新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广电行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需要持续优化新闻质量,提升新闻内容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受众。

第二,行业竞争加剧。广电新闻包含范围较广,新闻节目数量增加,行业竞争加剧。要想提升收视率,需要确保广电新闻质量,对新闻记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广电新闻记者业务能力需要提升。为了提高收视率,部分新闻媒体有意识的制作夸张的虚假标题,以此来收获更多的受众,甚至是制造虚假新闻,使得受众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这对广播电视新闻质量以及权威性具有消极影响,要想避免这种问题的产生,需要加强广电新闻记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2]。首先,部分新闻记者并未严格的审核新闻内容,无法确保内容真实性及可靠性,使得虚假信息传播,体现了其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不足。其次,部分记者为了提高收视率,有意识的发布不真实或是争议性较强的新闻内容,短时间内虽然可以吸引更多受众,提高点击率,然而不利于广电的健康发展。

第四,新闻素材感知能力有限。现阶段,信息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每天能够接触大量信息。其中包含一些负面信息,会误导人们的思想,甚至让人们受到损失,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闻记者应该借助专业性和经验,从大量信息中选择出有效的信息,整理成新闻初稿,交给编辑。虽然存在大量的新闻素材,然而若是新闻记者对素材的感知力不足,就会遗漏信息,错失优质的素材。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将获得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记者应该明确信息产生和传播特点,加强对新闻素材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新闻质量,确保新闻多元化[3]。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记者对于融媒体时代的认知存在不足,依然运用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无法适应工作发展要求,素材感知力较低,不利于新闻工作质量。

第五,缺乏融媒体意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电新闻记者应该及时转变媒体意识,确保产生的新闻产品能够体现时代特点。融媒体时代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闻获取途径,包括线上以及线下传播载体。大多数人都有智能手机,可以从各种平台上获取新闻信息。线上新闻更新、传播速度较快、涉及范围较广,能够适应不同受众的要求。这就拓展了广电新闻媒体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其次,立足于媒体行业发展而言,加强云媒体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趋势,云电视、云报纸是重点业务。新闻记者应该合理地迎合受众需求,只有提升受众对新闻产品的满意度,才能收获更多受众,加强竞争力。因此,新闻记者应该形成融媒体意识,加强融媒体建设,丰富媒体资源,构建特殊的平台。部分新闻记者由于这方面的意识不足,影响了其发展,无法在新闻产品中体现时代特点,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产品的满意度[4]

2、新形势下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提升措施

2.1落实好新闻采访准备工作

采访是广电新闻记者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工作之前应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落实好相关准备工作,为采访奠定良好基础。例如记者在采访被采访人员前,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其情况,对其形成初印象,防止在采访中提出不合理的问题。有时现场采访时间有限,甚至只能提出一两个问题,因此,新闻记者需要提前思考问题,保证提出的问题具有目的性、代表性,可以立足于受众层面提出问题,只有提升受众对问题答案的兴趣,才能促使其浏览相关的新闻报道,提高点击率[5]。新闻记者应该做好记录工作,用最精简的文字、符号进行现场记录,防止遗漏采访信息。要想提升现场记录的效率,新闻记者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另外,新闻记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时现场采访是直播传的形式,无法重新录制,因此,如果在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决,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提前思考可能产生的情况,制定应对方案。

2.2创设良好的新闻采访范围

新闻采访对象涉及范围较广,包含一些普通群众,其在面对镜头时会感到紧张,甚至会影响正常的逻辑表达,使得采访效果受到消极影响。要想避免这种风险,记者需要帮助采访对象改善情绪,创设良好的氛围。结合具体的采访对象,合理的选择方案。比如对于第一次被采访者,新闻记者需要在工作前和其交流,拉近双方间的距离,为后续采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具有一定经验的被采访者,新闻记者应该告知其采访流程,加强沟通,相互了解,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除此之外,基于创设温馨的环境,能够减轻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例如在演播厅内采访,新闻记者应该注重采访环境布置,可以将被采访者熟悉的物品放在周围,帮助其减轻和消除紧张感。

2.3合理的选择问题

在采访工作中,要想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新闻记者应该合理地提出问题。在提问环节,新闻记者应该观察被采访者的情况;尽量用委婉的语气提出问题,不要运用尖锐语言,以免影响采访氛围。如果要提问敏感问题,需要提前与被采访者沟通,促使被采访者及时做好心理准备。广电新闻记者在实践中应该持续加强提问及观察能力。

2.4察言观色

高情商的人会获得他人好感,有利于消除对方戒备。因此,在采访工作中,新闻记者应该具有较强的察言观色能力,在采访中提出问题时,可能采访对象会由于不同的原因无法回答问题,这时记者需要灵活地转移话题或者转变问题提出方式,从而获取相应的答案,而非步步进逼,以免双方感到尴尬[6]。因此,新闻记者应该不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积累经验。如果采访公众人物,若是采访对象不想正面回答问题,应该学会适可而止,以免影响后续采访。广电新闻记者的形象代表个人和广电新闻媒体,因此,应该规范自身语言和行为,不断提升情商,加强察言观色能力。在提出问题时,不要触碰对方隐私,围绕采访对象痛处提出相关问题。

2.5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广电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关系到工作质量。其是文字工作者,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现阶段,人们的教育水平较高,特别是高学历人群对文字十分敏感,因此,记者在生产新闻时应该注重全局和细节地方。部分记者存在低级错误,如语法不通、错别字等,使得部分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只关注错别字查找,忽略了新闻价值。对此,新闻记者应该不断加强职业素养,参与相关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相关工作,维护市场纯洁性,进一步把握及控制社会舆论。

2.6培养媒体融合创新意识

新闻媒体属于舆论宣传重要阵地,应该提升危机意识,构建一支专业的新闻队伍。广播电视台属于主流媒体,需要发挥榜样作用,加强有关人员建设,不断提升从业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作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应该引领思想潮流,及时地将各种先进思想传播给受众,提升受众思政意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在对主题报道进行创新时,应该合理地进行策划,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推动媒体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现阶段,新闻产品传播渠道增加,受众规模扩大,怎样在确保新闻产品普适性的同时,提升针对性,是记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其实普适性和针对性并非是相互冲突的,只要准确地找到平衡点,可以提升新闻产品质量,获得受众的认可。

2.7提升新闻敏感性

在选择新闻素材时,应该遵循新闻产品三要素,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广电新闻记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因此,应该着重培养其新闻素材感知能力。第一,记者应该积极的和受众沟通,正确认识新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确保生产的新闻产品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第二,广电新闻媒体应该丰富受众反馈途径,打破时空束缚,为受众提出建议和意见提供便利,不断对新闻产品进行完善。第三,记者应该形成创新意识,确保产品多元化,适应受众要求。对此,广电新闻媒体应该加强新闻记者敏感度的培养,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同时要尊重人才,为其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合理的奖惩制度,调动记者的工作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人们对其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以工作质量提升为核心,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采取合理的措施,比如掌握相关的采访技巧、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及时更新工作理念等,从而持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促进广电新闻报道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金菁. 探讨如何提升广电新闻记者采编能力 [J]. 中国报业, 2023, (17): 146-147.

[2]马鸿鹏.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艺术分析 [J]. 记者摇篮, 2023, (04): 66-68.

[3]吕亭军. 新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记者发展瓶颈的突破 [J]. 记者摇篮, 2022, (12): 15-17.

[4]李景旭. 新形势下广电新闻记者工作质量的提升策略 [J]. 记者摇篮, 2021, (11): 28-29.

[5]姚丽媛. 融媒体环境下广电记者的工作转型和能力提升 [J]. 记者摇篮, 2021, (09): 91-92.

[6]梁雯. 广电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探讨 [J]. 记者摇篮, 2021, (08): 18-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