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这一理念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教师一致认可。但在目前大班化教学条件下,教师无法兼顾全体学生,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很难保证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尤为突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应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一个最难被技术撬动的领域。然而,教育一旦被撬动,很可能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2]。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智能化与体育教学相融合,为保证课程标准理念和纲要精神落到实处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研究以初中篮球微课为载体,通过微课开发和应用,探索应用微课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策略,让“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成为可能。
二、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校八年级两个篮球基础与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的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1. 初中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2. 篮球技术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策略。
3. 初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状况。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报纸、学术网站中关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篮球教学”、“微课应用”等方面文献,为确定微课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探究前人对于微课开发和应用的既有成果;探寻前人研究中尚未涉足或有待完善之处,为本研究指明创新可能或突破方向。
(二)行动研究法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初中学情设计微课教学目标、学练内容与练习方法,并运用Camtasia Studio 8软件制作初中篮球系列微课。
根据研究方案,在自然、真实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对实验班学生运用微课进行篮球教学,并依照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篮球技术掌握程度和自主学练状态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为检验微课质量及其教学应用效果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资料。
(三)对照试验法
为验证应用微课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对照试验法对学生达成相同教学目标所用课时量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过程如下:
1.确定试验对象:在我校八年级10个班级中随机选择两个篮球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均不存在差异的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2.施加干扰因素:对实验班学生应用微课进行篮球技术教学;对对照班学生开展常规篮球技术教学,不应用微课。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教师、授课内容、课时顺序、场地器材等学习条件和环境完全相同,是否应用微课是其唯一区别。
3.试验信息收集:根据试验方案开展对比研究,记录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课堂学练状态和学习质量检测结果,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4.试验结果分析:根据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结果和课堂观察、记录的信息资料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技术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微课应用效果。
五、研究结果分析
(一)微课应用与初中篮球技术教学效果
将实验研究和课堂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微课应用对初中篮球技术教学的影响效果,见表1。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部分篮球技术教学所用课时对照表由表1可以看出,在初中部分篮球技术教学中,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同情况下,实验班学生所用课时数均少于对照班。据此可知: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优美的直观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视觉映像,建立篮球技术动作表象。微课中的文字配合语言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篮球技术动作的结构和原理,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明确技术动作关键环节,提高篮球技术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初中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1 微课在课堂教学各环节应用分析
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微课视频,直观的画面效果远胜于教师常规的语言描述,既可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欲望。微课在导入部分主要选取NBA球星妙传助攻、变向运球、急停跳投、行进间上篮等技术,激起学生篮球练习热情。
在探究学习环节,学生先通过观看微课,相互探讨、交流,尝试练习,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在自主合作练习过程中,微课可重放、慢放,发挥替代强化作用,帮助学生巩固动作表象。微课的应用弥补了大班化条件下教师无法实现对学生一一指导的不足。
在分层教学环节或复习课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微课提供的练习内容进行力所能及的练习。这在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同时,实现了对学生的精准辅导,使课堂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1.2 微课在课堂教学各环节应用模式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先后经历了构思、雏形、应用、完善等阶段,逐步提炼出微课应用于篮球技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应用模式,见图1。图1:微课在初中篮球技术教学各环节应用模式
由图1可知,篮球教学每个环节均有明确的微课应用目标、观看内容和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环节随课次和学生技能掌握状况而变,微课的应用也应适时调整。如在复习课中,可忽略尝试探究环节,在考核课中,注重展示评价环节。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教材处理能力,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和充分的课前准备。
1.3 微课的应用与小组合作学习
在篮球教学中应用微课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现有技术条件下,最便于在课堂上播放微课和拍摄视频的工具是平板电脑。小组合作是保证教具安全和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的组织形式。
2. 微课在课外学练中的应用
微课可用于“翻转课堂”,或上传至“云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学生可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应用微课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和锻炼活动,实现体育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实现自主、信息化学习。
(三)微课应用与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转变
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式将呈现出个性化和信息化等特征[3],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正是对未来学习方式构建的一种积极尝试。
1.应用微课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选择。传统的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全体学生,以统一的练习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练习方法、统一练习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组织课堂教学。这种“统一”条件下的教学活动便于教师组织管理,但教师很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应用微课进行篮球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和组长帮助下选择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内的学练内容进行个体任务式学习。应用微课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能兼顾学生技能发展的不平衡性,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要,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2.应用微课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信息化学习
据文献所述:信息化学习已成为各国教育的重点关注领域。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改变了教与学的形式,使学习突破时空局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被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以微课为主的信息资源在信息化学习中的地位,离开微课等资源,网络技术仅是传输工具。基于信息技术兴起的“翻转课堂”、“云平台”、“智慧校园”、“手机APP课堂”等都是以微课为关键资源所实施的教学策略。网络技术与教学资源共同改变着体育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需要网络技术支持,更需要优质的教学微课充实学习资源。本研究开发的微课经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后继续优化、完善,再借助网络技术在云平台传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信息化学习。
(四)微课应用注意事项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微课作为体育教学资源和辅助手段,可在学生初级认知阶段发挥作用,不能纯粹取代教师讲解和示范。教师的传授和学生集体练习仍然是当前大班化条件下最高效的学练方法。
2.体育教学中,当学生出现共性错误时,仍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纠错。
3.室外运动场阳光充足,易产生视觉模糊、视频观看不清现象,微课应用对智能化硬件设备要求较高。
4.并非所有体育教学内容都需要应用微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应遵循有效、简单原则。
六、结论与建议
1.微课的正确应用能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建议教师培养体育骨干,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各环节熟练应用微课和微视频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改进提高和熟练运用体育技能。
2.微课的正确应用能促进初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建议教师切实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应用微课为学生创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微课的正确应用能促进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转变
建议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钻研教材,开发优质微课,指导学生应用微课实现个性化和信息化学习,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受益。
微课课程开发及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微课课程建设及其应用策略仍需发掘和完善,笔者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整理成文,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专家和同行的优秀成果问世,惠及学生的同时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做出贡献。
七、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1月。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
[3] 吴本连.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4月。
[4] 李本友,李红恩,余宏亮.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途径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02),2012年2月。
[5] 白群.基于微课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5),2015年6月。
[6] 郑国彪.基于微课资源的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10月(22)。
[7] 陈玉琨,田爱丽.当教育遇上智能化,教师、教学、学习方式如何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8年9月13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