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估
李晓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晓站,. 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估[J]. 中医研究杂志,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49.
摘要: 本论文旨在评估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中医药干预的效果。随着冠心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提出了中医药在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也面临着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中医药的个体差异和疗效监测。因此,中医药在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应用仍需更多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冠心病;中医药干预;社区管理;心血管状况;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049
基金资助:

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中医药干预策略备受关注。本文评估中医药在改善心血管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未来发展。通过科学实践和反思,旨在为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挑战与需求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全球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社区管理成为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关键环节。然而,冠心病社区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需求。

1.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负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冠心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人口老龄化使冠心病患者数量快速增加,社区管理面临巨大压力。同时,慢性病负担也显著增加,冠心病在慢性病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需要社区管理对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干预和护理。

2. 专业医疗资源不足:社区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特别是对于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能力较弱。在一线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的心血管病专家和设备,导致冠心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 缺乏科学的社区管理模式:冠心病社区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涵盖医生、护士、社工、营养师等多个角色。然而,现有社区管理模式普遍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社区医疗团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导致患者的管理不够细致和全面。

4. 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不足:冠心病患者在社区管理中自我管理的意识普遍较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对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积极调整,往往容易出现再次发作或病情恶化的情况。

5. 经济负担和家庭支持: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药物费用、检查费用和康复费用等。一些患者由于经济负担较重,导致对治疗的放弃或不规范用药。此外,家庭支持在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家庭关爱和支持。

二、血府逐瘀汤方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在冠心病患者管理中的比较研究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寿命。在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中医药干预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备受关注,其中血府逐瘀汤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这两种干预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它们在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实际效果。

2.1 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冠心病患者社区中筛选了一组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方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期结束后,我们采集了临床指标数据、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数据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信息。

2.2 临床效果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血府逐瘀汤方组在心电图改善率、运动耐量提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次减少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中,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相对而言其改善幅度较血府逐瘀汤方组为低。

2.3 患者反馈和治疗效果评价

在治疗结束后,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方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患者们普遍反映,在血府逐瘀汤方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减轻,体力活动能力增强,整体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表一: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

51.png

三、 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估与展望

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估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果的关键一环。本节将以实质的数据分析为依据,深入评估血府逐瘀汤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这两种治疗方案在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干预效果,同时展望未来中医药在冠心病管理中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3.1 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

在衡量中医药干预效果时,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至关重要。我们从血府逐瘀汤方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的患者中,收集并分析了心电图改善率、运动耐量提升情况以及心绞痛发作频次等关键指标。

数据分析显示,血府逐瘀汤方组的患者在心电图改善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达到了78.5%,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的改善率为55.2%。在运动耐量提升方面,血府逐瘀汤方组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的增加程度适度。心绞痛发作频次方面,血府逐瘀汤方组的患者明显减少,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表二:血府逐瘀汤方组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52.png

3.2 患者反馈和生活质量评价

除了临床指标,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也是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血府逐瘀汤方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在各个生活质量维度上表现出更显著的改善,包括身体功能、情感状态和社会功能等。患者反馈显示,在血府逐瘀汤方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减轻,体力活动能力增强,整体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3.3 未来展望与发展方向

中医药在冠心病管理中的前景十分广阔。在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估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血府逐瘀汤方在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中医药的机制和长期效果。

未来,可以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中医药在冠心病管理中的效果,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信息,精准地选择合适的中医药干预方案,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结束语:

中医药在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显示了潜在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随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的开展以及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有望进一步优化中医药干预策略,提高冠心病社区管理的整体效果,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建设, 王小明, 张雷. 中医药对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的应用策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38(3): 213-216.

2. 李红梅, 王志国, 杨立. 冠心病患者社区管理中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估[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2019, 17(6): 12-15.

3. 王丽华, 赵宏伟, 杨青. 中医药干预冠心病社区管理的实践与反思[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12(2): 34-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