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诊疗工作时,不仅需要合理用药,还要发挥出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基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比较高,为了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诊疗结果不准确和经济损失问题,医院应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做好对设备的采购、存储、使用和维修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可以尝试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1.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及基本原则
1.1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优势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价值是可以减轻人员的工作压力,使用智能化技术完成对信息的归档处理工作,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同时,配合相应的监控装置还可以进行全天候的设备安全管理,方便第一时间发现医疗设备的故障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另外,在医疗设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最大化发挥出设备的使用价值。而且,设备需要定期维修,在建立设备的维修档案时,电子档案不需要使用纸张作为载体,能节省资源。还能设定程序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按时完成医疗设备的检修工作,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2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原则
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医院开始尝试使用信息化系统展开基础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实际工作时,有一些基本工作原则需要遵守。首先,要关注网络环境的安全风险问题,遵循安全性原则,落实信息安全管理任务,保证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安全。避免在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丢失,给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更新系统,优化系统的各项功能,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研究出最大化发挥信息化系统使用价值的方法。这还要求负责设备管理的人员具备创新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2.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流程
2.1设备验收及安装
医院在集中采购大型的医疗设备后,应积极落实设备的验收和安装工作。在工作开始之前,可以先构建一个网络工作平台,尝试将信息化系统应用在医疗设备的验收与安装环节中,医学工程师在确认设备的使用及信息后,将相关的技术信息及设备信息录入到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系统当中,系统根据所录入的信息进行数据的重新整理与分类等,对医疗设备进行编码,将功能相近的医疗设备系统进行分类管理,这样有助于设备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查找和定位,在后期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中也能更快的发现问题,极大地简化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升了管理效率。
2.2设备档案管理
每一个设备都有不同的功能、使用期限和操作方法,日常的使用频率也不同。基于此,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时,会为不同设备分别建立档案,记录设备采购的时间、使用频率、维修次数,及时判断是否需要采购新设备。新时期,这项工作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完成。不仅可以设置文字档案资料,还可以拍摄设备的图片、视频,统一上传到网络平台上,方便后续在利用档案进行设备保养、更换零部件等操作时,可以便捷的查询档案信息。这涉及到对配套信息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的应用,要完善计算机基础设施。结合实际的信息化系统使用情况来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档案信息的存储效率高,能及时发现是否有设备闲置的问题,提高设备利用率,还能参考同类设备的档案资料,优化新时期的设备管理方案。
2.3设备报废管理
当设备临近最大使用期限,无法继续使用时,应按照规章制度对医疗设备采取报废处理措施。由于存在故障的设备在使用中会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救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报废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在医疗设备进行报废时,需要提出相应的申请,由医学工程师对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后,确定其没有使用价值,可进行相应的报废,并将该设备的相关信息转录到报废系统中。医疗设备的报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系统,将需要进行报废处理的设备信息,从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转入到待报废名单中,并限制设备的使用,对设备报废的审核流程进行动态观察。确定报废后,及时采购新的设备,确保医院中医疗设备的齐全。
2.4设备维修管理
传统设备故障问题主要是通过感官来判断,需要用眼睛观察问题,用耳朵听设备的声响,并触摸设备表面,有时还涉及到拆卸设备,逐一排查故障的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完成设备故障的智能检测,还能展开精密化的辅助维修管理工作。比如,通过安装感应装置,识别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异常,精准定位需要维修的位置。并在维修环节涉及到拆卸和安装设备时,管控工作误差,调整安装角度。还能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在计算机平台上与设备的厂家取得联系,获取售后维修服务。
2.5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传统方式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的分析较为耗力、数据分析不及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已经成为趋势。相关信息化系统需要立足于HRP,借助集成平台从HIS中获取收费数据,使得数据的统一性及精准性得到显著的提升,达到了对整个医院设备资产及成本运营收益的动态实时监控。但是,在不可收费类医疗设备的成本收益分析上,还是较为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语: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时,要关注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定期升级系统,并要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注意为设备建立独立的电子档案,有序做好资料分析工作,判断设备的成本效益和使用价值。具体落实基础的管理任务时,通常应按照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管理流程,优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引进相关的信息技术,为提高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薄海建,朱洪亚.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祖国,2020(7):2.
[2]姜琦.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