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秦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秦兵,.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科学与管理,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摘要: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在化学品生产与处理过程中潜在的高风险环境下,安全事故发生不仅对企业正常运营造成影响,对员工生命安全与周围环境也会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化工行业发展,相关企业面临安全挑战也日益增多,要求化工企业须采取高效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化工安全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管理、设备、人为操作等多个维度。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但仍然频繁发生事故,表明还存在潜在改进空间。因此,深入分析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成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对提高化工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安全生产;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基金资助:

随着全球化工产业扩张,化工企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公众、政府及行业内部的高度重视。化工行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使得其成为众多行业中最具有潜在安全风险。化工行业发生了多起严重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还对环境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这些事故发生揭示了化工企业在生产工艺、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体系及人员操作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深入分析,探索更加科学、系统安全优化策略,以期为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的视角与解决方案。

1.化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1化工生产工艺落后

化工生产工艺落后是造成化工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过时技术与工艺流程,缺乏现代化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支持。在部分化工企业中,仍然依赖于落后的生产技术与设备,这些过时工艺不仅效率低下,安全系数低,难以满足当前严格的安全生产要求。例如旧式的化工设备与工艺流程缺乏必要监控与预警系统,造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难以及时发现与处理,增加事故发生风险。老旧工艺在操作上也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额外增加了人为错误可能性。由于工艺技术在环保和能效方面表现较差,使化工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的问题,剧了企业安全与环境风险。因此,化工生产工艺现代化改造与技术更新成为了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1.2设备老化及维护不当

设备老化及维护不当是化工安全事故主要原因,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增加,各种机械部件和控制系统磨损、老化现象日益严重,会造成设备运行效率下降,安全性能降低。老化的设备容易出现泄漏、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对那些处理高度危险化学品的工艺装置来说,设备任何微小缺陷都会引发重大事故。维护不当也是造成设备老化问题的重要因素。部分化工企业在设备维护、更新上投入不足,缺乏系统设备管理与维护计划,造成设备隐患得不到及时排查与修复。在日常运营中,对设备检查、维护仅停留在表面,忽视了对设备内部关键部件与控制系统的深入检查,以至于一些潜在安全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问题还体现在安全保护装置失效上,如紧急停机系统、泄压装置、火灾报警系统等关键安全设备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维护,性能无法得到保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安全装置无法有效作用,增加了事故发生风险。

1.3化工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化工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核心原因,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机制缺失、安全文化不足、安全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等。首先,安全管理机制的缺失体现在部分化工企业缺乏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执行力强的安全监督机构。化工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或者即便有相关制度存在,也因监督执行不力而名存实亡,造成安全管理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其次在安全文的不足上,部分化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员工与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缺失,造成化工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风险,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后,大部分化工企业忽视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化工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充分且持续的安全培训,造成员工对安全操作设备、应对紧急情况缺乏必要知识与专业技能。导致员工在应对突发事故时难以实现第一时间处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扩大化。

1.4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操作失误

生产过程中人员操作失误问题主要表现在员工专业技能不足、安全意识薄弱、操作规程不明确等多个方面。首先,员工专业技能不足造成生产人员缺乏处理复杂化工生产情况所需知识。化工企业员工会接受生产指导培训,但在面对特定操作要求或突发状况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容易因错误判断或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其次,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造成人员操作失误的关键因素,部分员工低估了不按规程操作的潜在危险,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侥幸心理,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忽视了安全规范,造成事故的发生。最后,在操作规程的不明确上,部分化工企业操作规程因为描述不够详尽或更新不及时而变得不适用于当前生产实际,员工会因不了解最新的操作要求而采取错误的操作方法,增加安全风险。

2.化工企业安全优化策略

2.1引入新生产工艺,降低技术风险

为解决化工生产工艺落后问题,化工企业需引入新生产工艺来降低技术风险,首先,化工企业要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出存在安全隐患与技术落后环节,根据评估结果寻引入更加先进、安全的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具有更高自动化与控制精度,能减少人为操作需求,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先进的生产工艺还能提高原料转化率与产品质量,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降低环境污染和潜在安全风险。其次,在具体生产中,化工企业可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先进企业合作,引进包括催化剂、反应器设计、流程控制技术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例如采用微反应技术来提高化学反应安全性,在生产中能精确控制反应条件,降低爆炸与泄漏风险。再次,为确保新工艺顺利实施与运行,企业还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掌握新工艺操作技能与安全知识。例如化工企业在引入新工艺后,应建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规范与操作程序,通过定期安全检查与维护,确保生产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最后,化工企业需对新生产工艺进行持续监测,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安全性与生产效率。课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更新机制,化工企业不断吸收最新科技成果,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在根本上降低技术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2.2加强设备维保与更新,提升生产质量

为降低设备老化及维护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化工企业需加强设备维保与更新,提升生产质量,在具有策略上,首先,化工企业应建立一个全面设备管理体系,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分类、编号,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规格、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维修历史等信息。全面设备管理体系可支持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购置、使用、维护、淘汰,确保每一件设备信息都能实时更新与追踪。其次,企业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与检修计划,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与制造商建议,确定不同设备维护周期与内容。定期的预防性维护可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防止设备突然故障影响生产安全。例如化工企业可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如振动监测、红外热像技术等,提高维护工作准确性与检修效率。再次,化工企业还应建立严格设备更新机制,对那些无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经常出现故障或技术已经落后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或淘汰。更新设备时应优先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具有较高安全性能与生产效率的生产设备,以提升整体生产质量与安全水平。最后,企业应通过定期绩效评估,监控设备维护与更新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维护策略与更新计划。通过持续管理投入,化工企业可提升设备可靠性与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

2.3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消除安全事故发生隐患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化工企业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有效举措,通过细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能确保化工企业各个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标准化,从而消除安全事故发生隐患。在具体策略上,首先,化工企业需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体系覆盖企业所有生产与经营活动。包括制定全面的安全生产政策、目标、计划及组织结构与职责分配,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得到高质量实施。其次,企业应根据生产实际与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具体安全操作规程与紧急应对预案。化工企业需对各种可能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措施。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能力与快速反应速度。最后,化工企业需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与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生产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化工企业可通过建立安全监督体系,明确监督职责,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包括日常安全巡检、定期专项检查、节假日前特别检查等。例如化工企业可鼓励员工参与到安全监督和隐患排查中,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报告与处理机制,可确保所有安全隐患能被及时有效地处理。通过上述措施实施,化工企业可有效地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而消除安全事故发生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2.4加大生产人员培训力度,减少操作失误风险

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操作失误概率,化工企业需加大生产人员培训力度,从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首先,化工企业应开展针对性岗位技能与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根据自己岗位需求获得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包括对生产操作流程、设备使用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培训,并开展应急处理程序、事故预防、响应策略的讲解。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员工可更加熟练地掌握生产操作技能,增强对潜在安全风险识别与安全事故应对能力。

其次,化工企业需定期实施模拟演练与现场操作练习,以此来加强员工实践操作能力。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如模拟紧急疏散、应急救援等,让员工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中学习正确的操作程序与应急响应技能。通过现场操作练习,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磨练技能,确保员工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准确无误地执行各项操作。再次,化工企业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培的效果与趣味性。例如化工企业可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创建更加直观、互动的培训内容,提高员工学习兴趣与参与度。通过这些先进教学手段,可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生产流程与安全操作规程,加深企业员工对安全知识理解记忆。最后,化工企业需建立持续的培训与评估体系,确保员工培训持续性、有效性。化工企业应定期对员工技能与知识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培训效果,针对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再培训与强化训练。例如化工企业可通过建立职业发展路径与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持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化工企业可提升员工操作技能与安全意识,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安全风险,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

结语: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技术、设备、管理体系、人员操作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生产事故原因深入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优化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引入新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维保与更新、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大生产人员培训力度等措施实施,化工企业可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升生产效率量,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为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总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需要企业管理层、员工及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管理、严格标准、先进技术、持续教育培训,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环保的化工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唐立平,王健,贾晶晶等.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J]. 化工管理, 2022, (33): 94-96+136. DOI:10.19900/j.cnki.ISSN1008-4800.2022.33.025.

[2]柴红卫.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J]. 化工管理, 2022, (29): 107-109. DOI:10.19900/j.cnki.ISSN1008-4800.2022.29.030.

[3]安思宇.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 [J]. 当代化工研究, 2022, (13): 188-190. DOI:10.20087/j.cnki.1672-8114.2022.13.062.

[4]苟治铭,蔡鹏.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立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 43 (09): 70-72.

[5]高志伟,郭兵团,周成君. 化工企业安全工程事故及应对措施 [J]. 山东化工, 2022, 52 (09): 217-218+224. 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2.09.058.

[6]杨茹. 2000年至2020年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J]. 塑料工业, 2022, 51 (02): 17-22+78.

[7]王良宇.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火灾事故调查分析[C]// 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消防科技论文集(2022).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 2022: 4. DOI:10.26914/c.cnkihy.2022.0405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