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几年,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新要求。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的关系,并积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尤其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要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的启发,就必须将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相结合,增强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活力。
一、“ 课程思政”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技术课程,但是技术的实现还是要靠人。如果运用技能的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对运用技能有不良的观念,进而会导致不良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以服务于社会为己任。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困难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学习,自暴自弃,从而产生了自卑,形成了一种很可怕的恶性循环。“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比如,可以帮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白“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那么,他们以后还怎么去工作,去生活,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不只是为自己,还可以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为社会做贡献。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主动向老师请教,在课余时间里,他们可以跟上全班的平均水平,并且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大部分内容。
二、计算机基础课的几个问题
1. 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许多技术都在不断地更新,而计算机的教材和内容在新技术的引入上具有一定的滞后,一些老师缺乏对新技术的热情,而学生由于得不到最新的信息,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逐渐降低。比如现在,虽然电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人工智能的地步,但是电脑的基础却还停留在二进制的概念上,这让许多学生都觉得,就算学了,也没有什么用。
2. 学生基础较弱
最近几年,因为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对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老师们很难把握授课的深度。如果讲解的内容太过深奥,对基础差的学生就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1.知识点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要使计算机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自然、和谐的融合,并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制渗透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而是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将知识点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环节中。这种粗放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厌恶,而且会给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在课程教学环节中,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与课程思政的合理性、有效性特征相结合,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优化,提高计算机基础思政教育的合理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3]。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遵循自然过渡的原则,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对计算机课程教育理念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意识进行充分挖掘。教师还应在课程教学评价、目标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整,并结合学生思政教育和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要求,考查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知识学习方面的思想政治意识,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与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把整合的目标与计划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整合的层次与效果。要将知识点融入到课程的各个环节,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整体的优化。在新形势下,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分析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融入到任意一种教学方式中,还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展开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2. 充分挖掘并渗透思政元素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渗透的切入点,从而构建具有思政与课程相融合的更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从爱国主义精神、诚信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等方面进行思政教学。首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老师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历史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我们的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现状,比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工业发展情况,比如,华为在计算机工业上的发展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提高他们的爱国意识。另外,老师也可以把爱国的因素融入到课程的知识教学中,比如 PPT的制作讲授、 Word的插图设计等,通过设置爱国主题的实践任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的教育。其次,就诚信教育而言,可以以职业伦理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培养。例如,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了解计算机应用中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其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认真对待数据的处理问题。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平时的表现,对他们的诚信进行引导评价,比如上课的准时性、作业完成的时效性、独立性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最后,关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专业的习惯和态度两个角度来指导和培养,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保持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这一方面不仅是培养学生工作态度的关键,也是形成学生思政品质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获得一门新的专业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新的价值取向,新的学习态度,新的生活态度和新的价值观。因此,要正确地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状况,认识到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计算机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 郑小平.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4)
[2] 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 孙海霞;胡永;张环.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02)
[3]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傅明娣.中国油脂,2022(01)
[4] 新工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实践[J]. 代治国.电子技术,2022(03)
[5]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J]. 王晖.电子技术,2022(04)
[6] 计算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分析[J]. 吴佳蒂.电子技术,2022(09)
[7]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林楠;史苇杭;陈永霞.科技管理研究,2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