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素养
李爱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爱云,. 关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素养[J]. 中国新闻传播,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8327.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充分推进了以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行业转型,这使得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同时也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但从当前新媒体时代的现状来讲,广播电视台的转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广播电视台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新闻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进而实现广播电视台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台记者素养的必要性、对新闻记者的要求以及提升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专业素养
DOI:10.12721/ccn.2023.158327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广播电视台新闻媒体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其不得不进行转型。在新闻报道方面,广播电视台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其新闻传播的速度也途径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广播电视台的转型与升级,就需要新闻记者,明确自身的定位,提升专业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新闻记者有创新的意识,不断创新报道的形式与内容,使新闻报道更能符合广大受众群体的新闻需求。

1.新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素养的必要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苏子和媒体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素养,进而提高广播电视台的竞争力。

1.1有利于提升所在媒体的竞争力

新闻记者是广播电视台发展的主力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群众的新闻观看需求也逐渐呈现多样化,如果广播电视台不能及时转型升级,就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观看需求,最终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新闻记者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才能最大程度的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进而提升广播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

1.2有利于拓展新闻记者职业发展空间

传统的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其的要求,其在新闻的选题、信息搜集方面逐渐暴露出弱点。面对这些弱势,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要主动学习新媒体相关专业技能,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其既能胜任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又能借助新媒体平台报道出更优质的新闻,拓宽了新闻记者的职业发展空间。

1.3有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可以最大程度的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因此为了保证新闻作品更符合新媒体时代对其的要求,就要不断提升新闻记者的素养[1]。广播电视台是进行新闻加工的重要途径,而新闻记者主要负责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其要在保证新闻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出新闻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新闻记者应该在日常新闻信息的筛选过程中,秉承公正的原则,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进而使广大受众群体更加了解新闻事件,充分发挥出新闻事件积极的引导作用。

2.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

2.1具备更高的职业能力

新闻记者的职业能力是胜任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记者的新闻作品质量、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新闻作品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群体的新闻需求。所以,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具备更高的职业能力,充分了解广大群众的新闻需求,进而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新闻作品。

2.2具备更高的思想觉悟

新闻记者是广大群众的代言人,其思想觉悟直接体现在新闻作品上。新闻记者应该明确优质的新闻作品是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的,是可以给群众带来正能量的。不仅如此,新闻作品还要充分贴合群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2]。若是太过书面化,脱离人民群众,必然会使广大群众难以接受,也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想要新闻作品更加符合时代要求,能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就需要新闻记者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在新闻报道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进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2.3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极强的抗压能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新闻记者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沉着冷静,最大程度的保证新闻报道作品的质量。新闻作品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如果过了某个时间段,其传播效力就会不断减弱。因此新闻记者应该第一时间发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并及时对获取的新闻信息进行撰写与报道。除此之外,新闻报道也会直接社会的舆论导向,因此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使所报道的新闻都要符合社会的主旋律,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创作出更优秀的新闻作品。

3.新媒体时代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素养的具体策略

3.1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要明确自身定位

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主要任务除了采访与撰写新闻以外,还增加了收集与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非常广,若不能及时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就会难以发挥出新闻作品的作用。因此,新闻记者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新闻记者不仅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更是信息的解释者,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以便新闻可以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其次,新闻记者还要树立服务的意识[3]。受众群体的需求就是新闻记者转型的方向,因此,新闻记者要充分了解受众群体心理,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新闻创作。比如,可以通过新闻热线的方式,让广大群众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初步了解情况后,还要深入群众,通过走访调查来撰写相关的新闻信息。在发布这些新闻之后可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切实解决民众的需求,这种贴合民众需求的新闻节目,一定会具备更强的传播力。

3.2广播电视台记者要恪尽职守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广播电视台记者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新闻记者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新闻记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以此来解决困难。首先,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极高的辨别能力,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记者在搜集相关新闻咨询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负面的信息,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自动过滤到负面信息,而选择有真正意义的信息。其次,新闻记者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新闻的环境日渐复杂,为了保证新闻的质量,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积极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法律规范,从本质上保证新闻工作的真实性。不仅如此,新闻记者也应该强化职业道德,在采访调查中,向受众群体传达最真实、最准确的新闻内容,从法律层面上明确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3.3新闻记者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受众群体,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首先,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文学素养,提高文字表达的基本能力。优质的新闻内容和高水平的文字表达,可以进一步提升新闻作品的感染力[4]。不仅如此,新闻记者也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比如取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标题,进而激发广大受众群体的兴趣。除了基本的文学素养,新闻记者也应该与时俱进,了解一些现在网络热门的词语,但是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也应该舍弃一些容易造成不利影响的词语。其次,新闻记者也应该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信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新闻记者应该在保证新闻信息真实的情况下,整合相关信息,第一时间给广大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新闻作品。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也应该具备新闻策划的能力。要想新闻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拟出有吸引力的标题。

3.4新闻记者要提高创新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才能创作出更优质的新闻作品。首先,新闻记者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制作新闻作品,比如可以利用更新颖的字幕,增强新闻节目的趣味性。其次,新闻记者应该创新写作思路,在创作新闻稿件时,要选择最佳的角度去撰写。不仅如此,新闻记者也应该创新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创作出更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新闻作品[5]。最后,新闻记者应该采取直播、短视频等手段,推进新闻媒体的转型升级。直播新闻与录播不同的是,录播可以进行多次的采访,视也可以进行多次的剪辑,而直播新闻具备不可预知性。所以直播新闻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为了提升广播电视台的竞争力,其可以成立专门的直播新闻部门,定期发起一场网络直播,使得新闻记者可以在直播新闻的锻炼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现场的图文信息上传到数据库中,对其进行统一的处理,使其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产生出不同的新闻作品,实现新闻作品的多元化传播。

3.5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广播电视台行业的相关部门要完善新闻相关的政策,加大对新闻记者的监管力度,增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法律意识。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新闻记者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其专业素养。同时还要设立考核制度,并辅以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于考核中表现优异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广大新闻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使新闻记者的责任感越来越强。

3.6新闻记者要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气息浓厚的新闻作品会使广播新闻节目具有更高的层次感。因此新闻记者要想制作出有质感的新闻作品就要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首先,新闻记者的知识面要广,保证新闻作品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要通过不断学习来积累相关知识,所学的内容要更有针对性。其次,新闻记者要深入群众,充分了解群众所需,并从群众身上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创作出的新闻作品更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使其更具备感染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要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有清晰的认知,同时还用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找准新闻的市场定位。要想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作品更符合新媒体时代对其的要求,新闻记者就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深入了解群众,创作出更符出群众需求的新闻作品。不仅如此,新闻记者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文化素养,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外,还要对新闻稿件进行润色,使新闻内容要让人眼前一亮,进而引起广大群众对新闻节目的兴趣。另外,新闻记者也应该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新闻内容、表达形式来创作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作品。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也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创新新闻作品。比如,通过抖音、短视频等来加大对新闻节目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夏.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素养[J].记者摇篮,2022(08):30-32.

[2]戴松银.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转型方法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7):153-155.

[3]刘琼仙.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156-157.

[4]齐鹤.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转型对策[J].传播力研究,2020,4(10):35+37.

[5]王田.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转型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9,3(35):8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