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数据显示,近些年小儿糖尿病患病人数较以往增多,患病人群以5~7岁或青春期人群为主,主要包括I型和2型糖尿病,但I型糖尿病占比更高。目前,临床治疗小儿糖尿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对控制血糖水平及避免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具有显著作用,但由于小儿在治疗期间易出现治疗不配合等问题,为保证降糖效果,在治疗期间需对其加强护理干预。该次研究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该医院接受并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医院接受并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女性为17例,男性为23例;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3.25±0.35)岁。在常规组中女性为20例,男性为20例;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3.18±0.42)岁。运用统计学对两组患儿基础材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该研究已通过该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二)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即入院护理(告知患儿家属医院环境、病室环境、疾病等相关知识)、药物护理(指导患儿家属胰岛素的使用)、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等)。干预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根据选拔以及自愿的原则选取10名护理人员,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结合患儿的病情以及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制定出健康教育措施,且以小视频、PPT的形式向患儿以及家属进行疾病的讲解;护理人员需要将疾病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于患儿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年龄的较小的患儿固定护理人员,与其建立亲密关系,以提高护理依从性。
综合护理的实施。(1)护理评估,搜集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疾病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有关,患儿身体发育尚不完全,机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毒等侵扰;营养失调,胰岛素缺乏,小儿处于长身体的时期,营养需要量大但是胰岛素缺乏,代谢紊乱;活动无耐力,与电解质失衡、活动耐力情况有关;潜在的并发症,患儿多有酮症酸中毒,与代谢紊乱、抵抗力低下有较大的关系;患儿家属缺乏糖尿病知识,不能很好地照顾患儿起居饮食。(3)护理措施:基本护理。调整患儿的体位,使其安静休息,减少对氧的消耗;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的要素,减轻肺部感染的问题;将病室温度调至22~24℃保证患儿舒适性,在患儿病房播放动画片等,分散其注意力。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嘱患儿家属多喂患儿喝水、告知,少吃多餐,适当的补充碳水化合物,根据患儿的体重以及活动情况进行饮食计划的制定;嘱患儿家属多陪其运动,以便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运动之前测血糖,且密切观察其病情,若有异常及时就诊;指导患儿家属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告知其注射部位等,并告知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便于出院后能够进行操作。护理评估,患儿经过护理后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血糖控制稳定。
(三)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血糖状况
护理前,两组患儿各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变,且研究组改变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二)患儿整体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儿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低血糖出现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三、讨论
小儿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致,目前临床还尚未研究出彻底治愈上述疾病的方案,只能对患儿实施降糖治疗,由于糖尿病的发生、进展和不良饮食习惯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大部分人群对糖尿病认知不够,不能意识到饮食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故除对患儿实施药物治疗外,还需对患儿或家属实施护理干预。
该研究对糖尿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较佳的效果,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措施更具有系统性、标准化等特点,在治疗期间,不仅可结合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患儿用药方案,还可向家属或患儿进行小儿糖尿病知识宣教,促使患儿或家属更加意识到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治疗依从性更有助于得到保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儿不健康饮食习惯,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提前采取低血糖预防知识,可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从而有助于增加治疗安全性,此外,研究显示,在综合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度及主动性更强,对显著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于糖尿病患儿进行护理时,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控制患儿的血糖水平,提升患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焦鸿虹.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糖尿病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2):155.
[2]陈巧燕.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03-104.
[3]李慧敏,马润红,杨凤萍.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糖尿病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