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日桑康珠 达娃顿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日桑康珠 达娃顿珠,. 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5.
摘要: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更为精细化。为了不断增强气象观测质量,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就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以及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综合气象观测以及信息网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首先阐述了系统建设现状、系统建设要求,接着认真剖析了系统建设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信息网路管理系统建设
DOI:10.12721/ccn.2022.157025
基金资助: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我国气象领域取得了质的飞跃,全国各个地区气象观测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越来越先进,以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的全国气象预报业务格局构建基本完成,气象预警信息社会大众覆盖率高达87.3%,为积极打造小康社会给予了坚实的气象保障。目前,全国已经有近四万个乡镇实现了自动气象站全覆盖,自动气象站总数有近七千个;全国正式业务运行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总数有两百余个。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发展模式,观测频次提升了四至八倍,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优化至秒级,数据传输频次以及效率大幅提高。当今气象事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自动化时代,这对于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国各个地区气象部门均应强化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促进综合气象观测信息化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基层气象工作高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本文重点探究了综合气象观测以及信息网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首先阐述了系统部署现状、系统部署要求,并认真剖析了系统建设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

1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从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分析发现,系统在运行中往往要用到GIS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移动后台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这些还均需与CIMISS系统连接。气象数据业务系统和ASOM系统可以对接[1]。由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对外涉及到许多业务告警信息交互系统。因为系统结构都属于相互独立的,故每一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均很高,资源占用率也很大,还有待优化管理方式。

2系统建设要求

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提升气象观测业务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内容选择科学有效的对策。由于业务内容不一样,因此必须适当地选择不同内容的物理亦或逻辑隔离方法,以连续实现观测要素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2.1总体性能的提升

气象综合观测以及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应关注相关问题。必须在区域范畴内提前提高相应的速度,以降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丢失或缓慢。有时不少请求会同时发生统一的服务器上。为了防止此类状况的发生,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需要被整合,实现分布式管理,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2.2模块化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模块化中,应逐渐完善重点内容,从而构成组件接口,凭借接口实施针对性管理。该模块具备不同程度的功能作用,它主要是为了确保数据采集以及数据采集的同步,在数据处理中,发现不能在CIMISS库中找到数据,则凭借从CIMISS系统内部提取数据以及外部系统中的数据,并且第一时间收集文件中的数据提取或有遗漏,需要进行第一时间预警以及处理[2]

3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下述3个方面。一是气象信息传输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地区气象站信息传输时间效率低于国家标准。例如为我国西部一些偏远地区通讯系统不发达,气象信息传输效率低下。第二,综合观测以及信息网络技术比较落后,技术支撑能力较差。偏远地带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分布不合理、密度不足,没有办法满足综合气象观测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气象部门缺乏气象观测设备和信息网络保障,没有构建全面、标准化的保障体系。还有气象观测和气象信息的发布和存储还面临不足问题。三是气象人员的业务技术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的需要,信息网络开发、管理和维护人员不足,一些有经验的老员工无法掌握信息网络运行技术。部分气象工作者缺乏专业技能,业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化气象发展步伐。

4系统建设优化措施

4.1增强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的总体性能

气象局在建设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业务中,要依托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构建高质量的完善的气象信息管理网络,提升气象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以及信息发布更新的效率,还应增强系统响应性能,防止由于系统技术不够好,而导致气象信息传输受阻。此文,气象部门还应注重强化气象观测、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信息发布的必要性。再者,气象部门还应进一步延伸气象观测业务,完善气象信息传输体系,加强上下级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气象综合观测和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建设质量和效率。

4.2提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保障能力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观测项目得到不断优化调整,现代化新型气象观测设备增多,、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也得到广泛使用,这使得系统保障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保障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各级气象台站应不断健全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合理配置相关资源,有关气象人员要大力开发网络安全新模式。加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力度,提升气象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网络安全体系,防止因系统故障、病毒入侵等安全风险而导致气象观测数据以及相关信息丢失[3]。此外,建立故障处理评价标准与通报制度,建立健全系统保障技术标准规范,不断增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保障质量。

4.3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进步,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也需要不断完善。所以,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注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为现代化气象观测业务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打造复合型的气象观测人才。首先,对于现有气象观测人员,应根据气象业务的改革需求加强气象观测业务的培训,尤其是新型仪器运行原理、信息网络知识、仪器保障、网络安全等技术要重点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此外,可以与有关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注重人才引进,不但要大力吸纳大气科学方面的人才,更要吸纳一些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人才,为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结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开展气象工作,各级气象部门应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要深入掌握系统建设现状以及需求,不断优化现存的问题,增强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管理的总体性,提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保障能力,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大家带来更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跃红.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10):234.

[2]汤宁,钱成伟,易丁,等.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J].福建电脑,2016,32(8):135-136.

[3] 缪文才. 区域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 电子科技大学 ,20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