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
旭日夫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旭日夫,. 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策略[J]. 新闻传播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7.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质量的策略。通过分析汉蒙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差异,以及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常见的翻译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策略。建议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前对新闻背景进行充分了解,以确保准确传达信息。应注重蒙汉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避免直译和失真翻译。借助现代技术,如机器翻译和语料库建设,能够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培养专业的蒙汉双语翻译人才,加强翻译教育和培训,也是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的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关键词: 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挑战;策略;未来展望
DOI:10.12721/ccn.2024.157027
基金资助: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作为国际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促进中蒙两国及世界各国蒙汉两族民众的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面临着语言、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蒙汉新闻翻译的重要性

1.1促进蒙汉两国及蒙汉两族民众的交流与理解

蒙汉新闻翻译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事件传递给世界上所有的蒙汉族受众,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理解,推动世界大同。

1.2 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蒙汉新闻翻译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助于揭示潜在的冲突和矛盾,为国际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蒙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差异
蒙汉两种语言,即汉语和蒙古语,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和差异。汉语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以表意文字为主要特点,注重词序和词义的变化[2]。而蒙古语则属于蒙古-满-通古斯语系,采用蒙古文和西里尔字母两种书写系统。汉语注重精确和准确的表达,强调言简意赅、含蓄隐晦的特点。它拥有丰富的成语和俗语,以及多样的修辞手法。相比之下,蒙古语更加直接和直观,注重口语表达和情感的传递。汉蒙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汉语以词汇顺序和语序为主,动词和形容词的位置相对固定。而蒙古语则注重词缀和后缀的使用,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汉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3蒙汉新闻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3.1直译和失真翻译
在广播电视领域蒙汉新闻翻译中,直译和失真翻译是常见的问题。直译指的是将源语言的词句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而忽视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种翻译方式可能导致信息不准确、语言不通顺等问题。另一方面,失真翻译则是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个人主观理解或意译,使得原文的意思发生了改变。这种翻译方式可能会导致信息被误解或者传达出错误的信息[3]
3.2 信息传达不准确

在汉蒙新闻翻译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人员可能面临将原文中的信息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的挑战。这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词汇、解释复杂概念、理解隐含意义等方面。任何错误或误解都可能导致信息失真或误导读者。
3.3语言与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一定困难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这给蒙汉新闻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并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是蒙汉新闻翻译面临的一大挑战[4]

4 蒙汉新闻翻译的策略

4.1提高蒙汉新闻翻译者素质

蒙汉新闻翻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泛的文化知识,同时翻,应该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蒙汉新闻翻译者的政治敏感性决定着新闻敏感性。蒙汉新闻翻译者更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随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报道方针,做到在翻译时胸有全局,主次分明。

蒙汉新闻翻译者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学习经验。只有在大量掌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翻译出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4.2加强团队协作

蒙汉新闻翻译往往需要多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完成,译者应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5]

4.3运用先进技术手段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翻译领域也在不断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如机器翻译、智能辅助翻译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减轻翻译者的工作压力。然而,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尤其是对于涉及政治、经济等敏感领域的新闻翻译,人工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的同时,保持对人工翻译的重视和投入。

4.4充分了解新闻背景
要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质量,首要策略是充分了解新闻背景。翻译人员应该在进行翻译之前对新闻报道的主题、事件、人物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他们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新闻内容[6]

5 结语

蒙汉新闻翻译作为国际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蒙汉新闻翻译面临着语言、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提高蒙汉新闻翻译者的素质、加强团队协作、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等应对策略。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蒙汉新闻翻译任务,为国际交流与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蒙汉新闻翻译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汉,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和需求。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及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性研究,以推动蒙汉新闻翻译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那日苏.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思考[J].文渊,2013(09):113-115.
[2] 塔娜.新闻翻译对蒙汉文化交融的作用[J].采写编,2018(09):102-105.
[3] 张明.新闻翻译信息治理研究[J]. 社会科学,2016(03):157-160.

[4]岳美.新时期以来民族语文翻译研究[J].民族翻译,2016(02):132-135.
[5]那木海.小学蒙古语文教材中翻译作品的教学研究[J].民族文汇,2017(06):86-88.
[6]张广斌.融媒体时代汉蒙编译技巧初探[J].中国报业,2018(01):108-1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