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真正的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活跃课堂氛围,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
在奥运比赛中,国家之间体育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素质养成的黄金阶段。对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更是一种精神。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得。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深层的意义是为了让学生进行体育文化和精神的学习。小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创新,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对传播体育文化,增加小学生的民族意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教育文件中明确提出,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提升小学生体育技术的层面上,要将眼光放长远。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体育教师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开展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增加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侧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育思路
要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创新,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的。小学领导和老师要认识到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关键地位和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大作用,使其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脱离”,实现对体育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学校要发挥好领导作用,组织广大师生深入了解新课改的基本需求,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各项政策。其次,要从中国的长期发展出发,着眼于中国的特点和特瑟,确立和发展学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坚持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将体育教学的优化创新作为发展目标。小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锻炼的技能,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由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设定环节,也应综合考量体能锻炼、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卫生习惯等因素,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小学体育教师在把握“质”的同时,也应注重对“量”的科学把控,逐步摒弃以往“重训练,轻体验”的教学模式,构建阳光体育课堂,使体育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丰富体育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器材和教学资源的好坏也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间接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创新体育教学资源,一是教师借助辅助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为学生展示体育项目技巧。让学生通过图片、音视频的方式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运用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中。例如在进行跑步方面的讲解时,就可以播放刘翔的成长史和比赛片段,让学生更加了解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体育精神,感受体育文化的传承。二是,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体育教师要求学校进行体育器材的补充,让学生对体育器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和别的学校进行比赛,增加学生的知识拓展。增加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在比赛中培养了双方友谊,间接学习到了更多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体育教学课堂资源的创新,推动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保证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师生互动也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更加放松专注的心态投入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加强对语言艺术的关注与运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注重发挥情感激励作用,以真实的情感与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以“立定跳远”为例,许多学生在初次尝试时常常因找不到重心而摔倒,也有部分学生反复尝试后仍找不到跳远的技巧。对此,教师可先抛出问题“如何才能跳得更远呢?”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的学生在精确掌握技巧后,反复训练几次便可以跳得更远,而有的学生可能始终没有进步。此时,教师可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帮助其攻克难关。而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其传授经验给其他同学。学生间的平等交流能提升学习效率,也能营造出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
(四)创新教学方式,使其更具有趣味性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的授课时间和内容都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有:教师要求学生伸展肢体,教师讲解体育知识,学生练习,下课。我国小学学的体育教育模式十分单一。无论老师还是同学,体育课都很沉闷。针对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教育改革方案,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程度。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是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怎样进行最优转换,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善计.挖掘体育游戏教学新的生长点[J].教学与管理,2020(11):40-42.
[2]陈长洲,王红英,项贤林.新中国70年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型——从“教受范式”到“导学范式”再到“对话范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2):16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