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技术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电子通信工程质量也备受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整体的质量,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相关企业需要加强重视电子干扰问题,对其加大分析与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来减少干扰因素,全面推动电子通信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1电子通信工程运行的干扰因素
1.1电子元部件之间的干扰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电源线路杂乱无章,绝缘电阻严重漏电,进而产生较大的噪声;(2)电子所传输的信号、电源、传输导线等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所发出的信号均会产生排斥,从而发出较大的噪声;(3)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某部分原件如果长时间运行,就会发热,发热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威胁到设备的性能,随后产生出噪音[1];(4)电子设备中功率较大的电子元件运行时会产生磁场,同时这些磁场也会严重影响元件的正常运行,使噪音频繁出现。
1.2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
外部环境干扰主要分为以下三点:(1)通信设备使用过程中,周围会存在较大功率的电子设备,而大功率的设备运行中所发出的电磁场会与电子元件、连接线路等设备发出的信号产生严重的干扰;(2)空气具体情况与空气中的气压都是影响电子通信设备信号传输的主要因素。(3)设备元件所连接部分所产生的电阻非常大,使信号受到极大地的干扰,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
1.3信道重叠产生的干扰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载波频率可能会出现同步现象,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副瓣,相互运行中便会产生干扰,极大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普通标准的2.4GHz无线电频段,蓝牙、手机,微波炉等设备都会在同一时间使用,这时各个设备之间便会产生干扰。
2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有效策略
2.1科学合理地设计线路
电子通信系统为了实现安全、平稳的运行,相关企业需要加大对接地技术的深入研究,提高技术人员的接地技术水平,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分析不同干扰因素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操作标准,可以全面认识到电阻对整个通信工程造成的影响[2]。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地面与电子设备会产生回路,出现电阻,在这种情况下,便会严重影响电荷的正常传输,无法在一定条件下直接传向大地,导致设备故障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会对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避免这种问题再次出现,技术人员需要对接地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接地环境以及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线路,确保接地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例如:某企业在建设电子通信工程之前,综合考虑工程的整体性能,包括地表PH值、土壤湿度等,结合多方因素合理选择接地方式,可以确保电荷正常运输,同时也可以使其直接导出大地,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3]。另外,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可以合理设置线路,密切观察路线的具体情况,结合电荷传输情况对布线进行调整,确保线路设计可以在规定标准下实现高效、安全运行。
2.2降低接地线电阻
降低接地线电阻也是减少电子干扰的主要措施。电阻功率如果较大,就会影响电流的流动性,一旦降低其抗干扰性能,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地与设备之间产生严重的变化,对整个设备的运行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经理论可知,电阻R与导体横截面积S成反比关系,所以降低电阻率降低,可以通过增加横截面积来实现,反之,减少横截面积,可以提高电阻率;通过对电感知识分析可以获取,横截面积一旦固定,电阻、导线长度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导线长度的调整能够起到控制电阻的效果,通过缩短导线长度,能够有效降低电阻率[4]。基于理论知识,有关企业可以将接地线电阻控制合理范围内,来降低电阻率,确保系统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
2.3减轻地环路干扰
在降低电阻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减轻接地干扰的问题,很多企业都采用了多点接地法,效果显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地环路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无法保障通信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危及施工人员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5]。地环路问题不是因单一导致,而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电子元件、电容的分布情况都是诱发该问题的主要因素,电流流经电容时,通过产生接地回路而产生电压,对系统的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这种问题,企业一般都会基于综合考虑后,采用合适的专业设备对电流进行控制,光耦合器是目前操作过程中做常用的一种设备,该设备通过抑制电流,或者将其切断,能够减轻对环路造成的干扰;另外,结合电路平衡原理,分析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存在的关系,采用专业设备将地面与信号源进行隔离,阻碍信号的传输,同样可以起到减轻地环路干扰的作用。
2.4防范雷电灾害
除采用以上方法来减少对电子通信的干扰,还可以通过防范雷电灾害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雷电灾害也是导致电子通信备受干扰的一个主要因素。电子通信线路一旦受到阴雨天气雷电灾害的袭击,电流就会瞬间增高,可达到80KA左右,则电压也会随着电流的升高而升高,可达到25KV,在这种情况下,干扰问题是必然出现的,同时对这个线路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情况严重还会喷火,对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6]。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提升设备自身的抗干扰性能和设置相应的防雷装置方式进行防范,前者通过加大对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新方式,全面提高设备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承受能力,在遇到雷电灾害的袭击时,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后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防雷理念,引进科学的防雷设备,加强对重要设备的保护,能够有效降低灾害事件的发生率,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电子干扰问题不断涌现,同样也找到了能够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合理设计线路,降低电阻,减轻地环路干扰等对策,都可以缓解电子干扰问题,提升设备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以此来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推动我国电子通信工程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虹霞.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方法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0):6.
[2]陈欣.试论如何解决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问题[J].科学与信息化,2019,(19):50.
[3]范宇,崔宇博,向峻廷.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研究[J].信息周刊,2018,000 (006):P.209-209.
[4]宋方明.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J].写真地理,2020,(8):218.
[5]吴甜甜.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J].消费导刊,2020,(12):225.
[6]李文翔.电子通信工程中如何有效解决电子干扰问题及应对路径[J].文渊(中学版),2020,(5):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