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施行,对于初中课程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初中体育而言。在以往初中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升学质量,在课程的安排上不够合理,体育课的安排更是寥寥无几。体育课上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并且学生们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参加缺乏主动性。为了能够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同时里更加地符合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理念。因此,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对于怎样“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改善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下面我们将通过本篇文章探究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1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义
1.1 为了符合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因此,国家发布了新课改教育政策以及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对应试教育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正。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要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让更好的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体育教学。这是新时期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学院要对体育教育的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有利于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育领域的逐渐改革与创新。对于初中教育而言,它是每个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根基,这项内容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虽然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心理与智力成长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改进初中体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提升初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自主参与性不仅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意义,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老师提高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锻炼学生的体魄。同时体育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不单指行为上的运动,还能够与培养学生坚强意识相关联。体育教学既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体魄,还能够使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3 能够有效地改善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与质量
学生主动进行学生与被动进行学习的学习效果存在着巨大差距,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让整体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而被动学习往往不能够达到体育老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由于热身活动做地不够充分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伤。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改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
2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能够合理接受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没有对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要求标准。对于这一情况而言,就使得学生不能够一心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不能对相关体育知识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再加上教学方法单一,就会大幅度降低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2.2 缺乏对体育学科教学价值的正确认知
近些年来,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学校以及家长开始注重体育学科的教学过程,学校在进行教育研讨的过程中,也会将体育学科考虑在内。总的来说,初中体育的教学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然而,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不能够对体育教学产生正确的认知。例如,有一部分家长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识,认为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会影响到学生的安全,与此同时,还会浪费初中生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常常会占据体育课来为学生进行补课,这就会使得体育教师不能够落实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尤其升学压力过大使得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存在也一定排斥情绪,无法顺利的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自主参与性。
3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的体育教学来说,部分学生存在厌烦情绪的现象,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缺乏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不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学生本身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建立起有效的教学体系,最终使得学生感受到体育学科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启发式的教育以及提问式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推动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堂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增加更多有趣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乒乓球以及足球等,同时可以加入一些体育故事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欲望主动参加到体育课堂中,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收获到快乐,从而在其中实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3.2 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想要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发展特征的重视程度。从某一角度来讲,身体素质能够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判断,其中一般包括协调性、柔韧性、耐力、速度等等。但是,有许多学生缺失合理有效的训练,导致身体素质出现不断下降的现象。对于这一情况,教学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析,从其中的特征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有利于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身体还处于发育时期,不同学生的发育情况也有所不同,教师也需要重视这一点,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这就要从训练的强度以及时间出发,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当时在训练时,要有合理的训练程度,避免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长跑训练,这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耐力;而在进行柔软性的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体操练习,这能够使得学生的柔韧性得到有效提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参与性,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我国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缺点,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努力,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伟.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06):12-14.
[2] 朱志庆.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9(13):150-151.
[3] 孙庆华.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