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好题 赢一半
“莫畏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电视、网站、短视频平台竞争日趋激烈,拨开纷繁复杂的乱象,真正吸引用户的首要法宝还是靠“内容”。做好新闻报道,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好的新闻选题,培养获得选题的渠道、最后才是执行,去落实。
1、新闻选题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首先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和安全底线,如果没有真实性,做的再好的新闻也是假新闻;其次,新闻选题要与国家宣传主基调、主旋律保持一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能量鼓舞人、打动人;最后,新闻选题要有服务性和贴近性,要善于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从新闻线索中全方位深入挖掘信息,用新颖的报道方式,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
2、理清新闻选题的渠道
A,从24节气、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以及全民健身、助残、禁毒等主题活动中寻找选题线索。
比如,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在传统农耕文化中,谷雨节气将“谷”和“雨”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走进田间地头,采写祖国大地万物复苏、春耕生产的故事; 到了处暑节气,暑热正式终结,广大农村呈现“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秋收景象。
重大节日和主题日也是新闻选题的富矿,这种新闻不仅应景,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比如在端午节前后,我们可以关注各地粽子的美食做法、龙舟比赛等内容,中秋可以关注月饼的制作、销量、团圆的故事。
B,从美景、美食、美人中找故事。
寻找美、发现美、跟随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新闻采访孜孜不倦的动力源泉。关于美景,四季轮回,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美景不断,春季可以看油菜花、山茶花、桃花轮番上演,高铁、火车、高速从花海中奔腾向前,到了夏季,可以看稻谷金黄、黄桃、葡萄挂满枝头,瓜果飘香,福满农家。
关于“美人”,这是拥有美好品格的人,比如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三年坚持多等15分钟的末班公交车司机、党费交到100岁的农村党员,他们的故事平凡而普通,却能直击人心、引起社会的共鸣。
C,多看、多听、多想,拓宽新闻选题渠道。
新闻选题策划不仅要保证新闻事件的热点,也要通过正确的渠道来采编有价值的新闻,新闻选题的渠道大概有一下几点。
一是培养“线人”找线索。记者跟对口部门的宣传人员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确保对方在有新闻时能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二是记者要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对自己负责的线上新闻保持高度敏感,时刻关注对方的动态。
三是多关注其它媒体的新闻报道。其它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仅可以让记者关注自己是否漏题,就算是同一题材的报道,其报道的角度、方式也能给记者以启发,挖掘出更有意义、更有影响的内容。
二、抓住细节、加深印象
A,从人物身份的变化上找细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报道,从宣传要求上看,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如果面面俱到就会造成什么都讲到了,但是什么都没有记住。我们如果换个思路,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如果把目光聚焦到一个村庄,一个家庭,也能做到小切口、大主题的目的。
在会同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民以前靠山吃山砍树卖钱,成立保护区以后,从砍树的“光头强”变身护林员的故事,通过人物身份的转变,体现出国家发展对生态保护理念的变化。
B,从采访同期声里面找细节
《会同:深山里的夫妻护林员》讲述的是一对普通的护林员夫妻,在国家杉木良种基地——会同县地灵乡白土冲林场,有一对“夫妻护林员”,他们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守了37年,为国家选育杉木良种,陪伴他们的只有一条狗。其中有一个采访同期声,很能体现夫妻俩的孤独,有一次丈夫在树上砍枝头,远处有人过路,他老公立即从树上溜下来了。
三、怎么做
做好新闻报道工作,要坚持多看、多写、多学。在全媒体时代,我们要增强四力,要站在天安门上想事情,走进田间找故事,讲故事有料、有趣,不端、不装。
1、要坚持形式创新。大家习惯了新闻的写作,标题、导语、配音、同期这样的表述模式。偶尔采用第一人称配音讲述的方式,能给观众很好带入感和视觉共鸣;
2、好的出场方式,能够让你的稿子做到先声夺人。在拍摄新农人海归青年马啸的时候,我们给他设计了一段英文自我介绍的出场,这样的出场方式让人对这个大胡子一下子有了新鲜感,有了接下去看下去的冲动;
3、用好现场声,胜过千言万语。电视是一门声画结合的艺术,我们编辑稿件,不能一上来就把声音删了,音效运用的好,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拍一条农村的稿子,一声鸡鸣、一声狗叫,几秒钟就能给人营造一个安静农村的印象,任何形容的文字都是多余的。
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既是时代发展的观察者、纪录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新闻一线采编岗位,我们用文字、视频的方式,帮助山区贫困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用光影的独特魅力,展示祖国的生态、人文之美。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作为一名媒体编辑记者,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为指引,发现、记录、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发掘新闻点 做出好新闻[J].寇亚男.中国报业,2020.
[2]抓取新闻点叠加的新闻[J].王学文;魏然;张春晓;赵君.青年记者,2020.
[3]捕捉新闻点的“十招”[J].曹舜奇.中国地市报人,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