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对数据库技术应用频率也逐渐增多,在医院数据管理中,使用数据库技术,能够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有机整合,提升数据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那么,如何更好地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在医院数据管理中,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
图1:数据库技术基础
所谓“数据库技术”,本身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它能借助对应的计算机系统及服务器,辅助数据管理工作的开展。数据库技术包括“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等,如图1所示,不同部分都具有不同作用和功能,从本质上说,数据库技术主要作用包括“数据信息的获取”、“数据组织和存储”以及“数据处理”,该项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库设计、存储以及结构化管理等方法的科学应用,对数据库中相应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一般情况下,应用数据库过程中,研究目标对研究实际内容有着一定的决定性,由此可见,数据库技术就是通过数据,构建管理数据的数据库,并结合应用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还能使用管理系统,开展数据信息的修改、删除以及添加。
2.医院数据管理中应用数据库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在对医院数据进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对应的数据库技术,这就要求遵循一定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遵循功能性原则。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更加关注数据管理工作,既要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又要将数据的辅助与支持功能发挥出来。所以,在应用数据库技术时,就要依照医院经营发展状况,遵循相关原则,既要关注数据库的规模,又要提升数据库效率,将其最大价值体现出来,协助医院各个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要关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要求,使得操作更加便捷,且可以结合医院最终发展目标,将数据库系统不断更新,从而推动医院健康稳定发展[1]。在此原则基础上,将数据库应用在医院数据管理中,可以表现在“疾病筛查”、“药品管理”以及“病例资料管理”等方面,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其服务质量。
(2)遵循实际性原则。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在医院数据管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实际性这一原则,对医院不同方面的具体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服务性与公益性等属性,做好相应的经营管理工作,将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加以提升。比如,应用数据库技术,设计病人住院子系统时,需要结合医院收费和查账等方面要素,对药品管理和查询等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利用数据库技术,修复与填补人工管理存在的缺陷,将医院各种业务内容加以规范,从而约束不良行为,从根源上将医疗整体服务水平加以提升。
(3)遵循需求性原则。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下,在医院建设过程中,规模逐渐增加,部门也随之变多,这就使得服务范围更加广泛。面对医疗技术水平逐渐增强,医院数据管理中,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紧迫性。需求性原则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医院数据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性,还能增强数据服务水准。比如,医院的知识管理、协作交互以及以应用服务等系统,将其进行有机整合之后,能够产生相应的综合管理模式,对医护人员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从而掌握更多的病例资料。另外,了解最近医疗政策等知识之后,也可以提供某些信息支持。因此,作为医院数据管理工作,就要结合不同对象需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子系统,增强医疗服务工作效率[2]。
3.医院数据管理中数据库技术的具体应用
医院数据管理中,想要增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水平,就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在医院数据管理工作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
3.1实现数据流图的合理应用
部分医院在建设与发展期间,经常会存在层级结构多和科室设置复杂等现象,想要将数据管理水平加以提升,就要重视数据库技术的有效利用,将信息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在此期间,还应合理制定与运用相应的数据流图,保障其层次性和导向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医院信息管理流程加以准确反映。与此同时,也可以使用不同符号,将数据流图之内数据进行灵活化处理,这样不但能够增强数据流动速度,而且还能提高储存效率。另外,实现数据流图的科学应用,还能确保数据的精准加工、储存和输出输入等,促进医疗业务有序发展,满足医院管理建设需求,使其的数据管理朝着规范化进行。
3.2进一步优化病房管理系统
在医院医疗服务中,病房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患者自身的治疗体验。数据管理过程中,将数据库技术有效应用其中,可以促使医院床位与病床管理更加科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可以对医嘱进行合理处置,让医嘱和床位管理更具协调性。比如,使用数据库及时,在医院管理中,能够对病人信息和病房环境进行准确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床位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病房环境健康舒适,以此满足病人的多样化需求,加速病情的好转和恢复。作为数据管理者,应认识到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与医生进行良好互动和配合,做好病情监测、治疗安排以及查房等工作,进而将医院服务水平与质量加以提升。
3.3完善入院和出院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本身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使用数据库技术过程中,应管理系统具体功能,最为关键的就是可以将出院和入院管理系统加以完善,体现数据库技术优势,确保数据信息应用的时效性。首先,将数据库技术使用在入院系统管理中,需要在患者第一次入院后,就要利用计算机将相关信息录入其中,构建更加全面的电子病历,进而将其储存在对应的数据库中。还能为患者创建相应的入院编号,在这基础上,查询用药、病情以及费用缴纳等情况。其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还能及时打印“预交款登记表”,增强入院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促使医疗缴费更加灵活。还能为患者出院手续办理和费用结算提供帮助和指导。最后,具体实践中,可以利用数据库自动将患者手术、治疗以及医药费用等生成,呈现给医务人员和患者,这对工作人员有着一定帮助,可以结合数据库所呈现的信息,实施出院费用结算和单据填写等工作。比如,在费用结算阶段,数据库及时可以实现医嘱和发放票据等不同功能,可以促进患者病历档案的高效管理,将出院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优化服务质量[3]。
3.4关于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
医院发展过程中,数据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数据库来说,其建立关系到患者的个人隐私,因此,在应用数据库技术时,就要重视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结合医院数据管理的具体现状,将数据安全管理技术有效应用其中。一方面,能够对数据库技术访问权限进行规范,在这期间,需根据角色设定,对系统访问权限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全部应用对象满足对应条件时,才可进行访问。比如,可以提前将设定身份认证机制进行运行,也可以获取对应子系统使用权限,进一步保障子系统数据操作与处理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一般而言,子系统对象涉及患者、护士以及医生,使用期间,就会产生很多用户数据信息,为了提升数据库安全性,就要合理规定数据访问授权技术,防止访问对象,出现越级现象为处理子系统数据,从而增强医院数据可靠性与保密性。
另一方面,还需将数据安全操作技术加以应用,通过数据库自身安全建设,将非法用户侵入等情况进行有效防范,确保数据储存更具稳定性,避免数据信息被篡改。还要对认证机制和访问关卡进行严格设定,避免数据库出现外泄问题。也可以通过“攻击入侵检测技术”和“网络病毒技术”,将潜在病毒攻击隐患及时识别,将病毒检测、防护和米灭除等功能最大功能体现出来,防止数据库信息被篡改和盗取。想要进一步提升数据安全,作为数据管理相关人员,还应具备现代化发展观念,及时学习和引进最为先进的数据库管理以及维护相关技术,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式,将安全系统存在的漏洞加以修复,确保医院数据管理中数据库技术的有效应用,增强数据库安全系统。比如,可以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也可以采用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的方式,将数据库技术作用体现出来,提高医院数据管理整体水平[4]。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增强医院数据管理中数据库技术的有效应用,相关人员就要树立先进思想,明确数据库技术的内涵,认识医院数据管理中,数据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结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将数据库技术有效应用其中,改变传统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避免因数据丢失造成的各种损失,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医院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滨. 探析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医院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 互联网周刊, 2022(6):3-4.
[2] 朱新青, 宋仕芬, 梁业梅,等. 基于Access数据库护士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2):5-6.
[3] 程若川,刘文. 厚积薄发——中国甲状腺肿瘤临床数据库分级质量管理的建议与思考[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0,(11):8-9.
[4] 蒋提, 赵彦军.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