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保护环境、保障人类长期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总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个主要目的是:一、实现人口零增长。其目的在于减轻自然环境所面临的急剧增长的人口压力,进而减缓环境资源的消耗量。二、达到零消耗。其目的是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来降低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环境中的损失,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消耗。三、实现无增长的生态恶化。社会不断发展所需的资源不断增多,再这样下去,自然生态体系迟早会崩溃。而可持续发展则是通过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功能,使之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去。
1.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环境的改造设计、空间装饰设计、结构造型设计、自然元素和色彩设计、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此外,环境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筑设计、广场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涵盖了自然、人文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环境艺术设计又是一个与环境紧密相连的产业。
2环境艺术设计的挑战
2.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不足
首先,对环境美术设计的学科内涵进行了界定。环境美术设计总体上是一种综合的课程。突破了室内空间的设计范畴,强调了以建筑为中心的区域环境设计。但是,具体的内容涉及到了环境艺术的设计,但是他们却各执一词,各执一词。尼日利亚的环境美术设计,既是对居住区的空间设计,也是对其进行了规划的一种界定。从目前的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来看,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当前的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无论是艺术类、综合性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乃至部分财经类院校都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高中至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在专业发展的浪潮中,环境美术设计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科理论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持续、广泛、系统的理论研究,缺乏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的权威学术机构。二是教师的不足。雇员人数过多。缺少有经验的老师:很多老师对教室感到厌烦,教学任务相对较少,学习和练习的时间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能力。这些问题对环境美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限制。
2.2景观设计学科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景观设计是一门与环境、艺术和设计紧密相关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通常是关于土地的空间和客体的复合。对场地和户外空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问题和对策,以达到“监理设计”的目的。环境美术设计与景观建筑专业领域的交叉,将二者进行对比,有利于探讨其发展道路。
2.3学科发展对比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高等农林与园林工程专业的比例较大。在建筑院校里,风景园林学一般被称作风景科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空间计划与设计技能。农林学院的园林专业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的学科定位为重点。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使员工对园艺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注重艺术设计的专业素养,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技能和创造。但是,与景观和环境艺术设计相比较,室外环境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设计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要看设计者的创意。
2.4学科发展空间比较
园林建筑作为一门基础课,其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专业的分类也会越来越精细。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指出:“景观设计应该包括五个二级学科的理论,包括景观建筑遗产保护、景观生态修复规划设计、景观建筑与景观植物景观设计、景观建筑与景观植物景观设计的运用,并对景观建筑技术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在美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环境美术设计专业可以在学科地位的提升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随着景观建筑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美术设计专业在室外环境下的发展,加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3.1简明的环境艺术设计核心
环境美术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确立学科的核心,凝聚学科的核心,突出专业特色。通过环境艺术的设计,将室内环境扩展到户外。与有限的室内、户外空间相比较,环境美术设计既不能承担,又与园林、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矛盾。环境美术设计专业应该把建筑作为主体的区域限制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也就是室内和周边;本文着重于室内外的沟通,以达到室内外相融的效果:本文旨在解决室内及周围的小空间问题,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3.2完善专业理论体系
中国的环境美术教育起步于美术教育。环境美术设计专业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以传统美术为主导的,因此,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还很少,其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推动对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其次,应从现有的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中汲取经验,以弥补不足。环境美术与设计专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学科体系,具备成熟的专业理论,方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3.3环境艺术与设计可持续发展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环保设计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民对生命品质的自觉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师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美术设计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是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更是对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环境艺术的发展趋势也从单纯的强调空间的分割,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在合理利用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强调方便、智能,将设计与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走向智能化。受西方设计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建筑师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丰富历史,彰显本土文化。
3.4融入文化元素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也是反映地域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环境美术设计者必须在作品中寻找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平衡,并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引领性、创造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使当代生态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
4结束语
总之,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环保艺术设计必然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专业的、灵活的思维、新颖的环境设计人员,为更好的生活、更舒适的空间而奋斗。只有如此,环境艺术设计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发展,从而达到更合理的使用和更好的环境。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应立足现状,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不断突破自我,充分发挥创造力、行动力和执行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社会,合理地利用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坚持绿色设计的发展道路,保护生态资源,用实用的设计行为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砚池,王丽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评《可持续设计新方向》[J].环境工程,2020,38(05):231-232.
[2]李珊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J].艺术品鉴,2019(29):250-251.
[3]徐啟春.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