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站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准确的信息,进行实时播报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作出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自动气象站的运行和气象站观测,以及自然灾害的预测等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起到了积极作用。自动气象站在运转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作为保障,但是这些自动化技术在运转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运行系统出现故障,直接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对气象站内的自动气象站进行养护和技术保障,保证自动气象站检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一、自动气象站在运转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维护和技术保障
(一)对雨量传感器的维护和技术保障
在降水量较多的雨季时,自动气象站的雨量检测器在工作时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问题。而一旦传感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检测数据不够准确,进而影响到判断和检测的数据质量[1]。主要体现在设备没有对雨量进行显示,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有效监测以及数据的丢失。一旦雨量传感器出现问题,技术保障人员就要及时对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排查一切因素。例如传感器出现堵塞情况,就会对监测的数据造成影响,这时就要及时调查产生堵塞的物质,并对传感器进行清理。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损坏,要及时更换以延长使用时间,且整个过程都要有专业人士进行监督,避免数据丢失[2]。
(二)小时降水量和分钟降水量不一致
目前气象站系统参数中的降水量,都来自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和称重式雨量传感器,两者分别为主要收集装置一个为备用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小时检测数据和分钟检测数据不吻合的情况,这时就可以利用备份设备对数据进行校正。如果备份设备无法提供帮助,就要按人工的方式对小时降水量进行校正,以保证质量。如果没有对问题采取及时的手段进行处理,就会导致小时降雨量和分钟降雨量数据不等,最终会对判断造成影响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和技术保障措施
(一)保证自动气象站的供电系统能够不间断运转
自动气象站的运转是以电力系统作为保障的,因此一旦电力系统的供电无法满足标准,就会影响到自动气象站的工作,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导致自动气象站的瘫痪,进而引起其他一系列故障。因此,首先就要保证电力系统给的稳定运行,为自动气象站提供供电保障,使其能够全天候正常运行[3]。日常工作时要对气象站检测运输的数据展开检测和分析,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解决。同时还要针对气象站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展开检查,保证供电系统、采集器以及其他设备的完好。此外,一些耗电设备的检查更加加以足够的重视,避免由于高强度耗电而导致的问题。当检查到设备出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上报,分析设备更换和维修的要求,防止因环节问题而导致整体问题的出现。
(二)做好自动气象站的软件升级
自动气象站观测而来的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所有的数据都要经过相关软件的处理,才能最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要保证自动气象站内部的软件运行正常,同时还要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和优化。新型的自动气象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的,其中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以及外部的电源、计算机等。而软件包括采集器软件以及业务用软件,只有保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才能高效完成气象监测工作。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软件展开定期修护和升级,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4]。升级以保证以最新的系统来对天气进行检测,保证所得数据都能够得到大众的信任。
(三)加强气象站日常维护和管理
为了保证新型自动气象站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首先就要做好日常的管理和养护。平时工作中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清理和巡查工作,一旦发现故障就要及时寻找到引发故障的原因,并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到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对于一些处理起来较为困难,且短时间内无法自身解决的问题应该及时上报,交由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坏,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检查采集器线路,以及各个部位接头处的来接情况展开调查,检查是否存在松动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处理。此外在每年多雨季和雷雨来临前,都要对设备的防雷性能进行检测,避免恶劣天气对设备造成损坏。还应时刻检查电池供电是否完好,以及整体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线路以及电池的更换。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U盘的存放严禁在与检测工作无关的设备上使用工作U盘,以避免重要数据的丢失。
结束语: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提高对气象站的维护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并结合实际应用的情况,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一不断提高气象站的应用水平,保证其能够在高质量的环境下运行,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金之川,袁乙木,罗宇昂. DZZ5自动气象站故障判诊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0,35(03):293-298.
[2]李艳萍,谭龙,李伟雄,吴勇,陶伟. 广西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20,41(04):100-106.
[3]闫荞荞,王海军,李俊,刘莹,王必强. 观测数据中气象站位置信息检验及应对策略研究[J]. 气象科学,2020,40(03):414-420.
[4]陈澄,李中华,李俊,华丽. 区域自动气象站电源系统报警阈值研究[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0,37(02):1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