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要倡议。该战略的主要目标包括:确保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一大背景下,能源化工企业被迫重新审视其生产和经营模式,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一、提升能源效率
(一)优化企业能源结构
企业的能源结构是决定碳排放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降低碳排放,能源化工企业应当优化其能源结构,包括逐渐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增加对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例如,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企业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此外,企业还需采取能源多元化的策略,降低对某一种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以此逐步实现碳排放的降低目标。
(二)采用高效生产技术
能源化工企业需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例如,引入高效的燃烧技术、采用节能设备、改进生产流程等措施,都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通过优化设备维护和运营,企业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浪费。
(三)实施能源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能源消耗,能源化工企业应该建立能源管理系统,以此帮助企业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消耗的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通过设立能源效率目标、制定能源消耗计划、定期审查和改进能源管理系统,企业可以逐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
二、鼓励产品创新
(一)积极研发绿色产品
能源化工企业应该积极投入研发,开发出更加环保的产品,包括开发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产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性能等[2]。同时,企业还可以与研究机构、大学和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产品的研发。此外,政府和行业协会也能提供支持和鼓励,促进能源化工企业绿色产品的创新和应用。
(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除了研发绿色产品,企业还应该注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和处理阶段。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率,企业可以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还能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改进点,降低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企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三、废弃物管理
(一)循环经济模式
废弃物管理的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化工企业需要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包括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采用废物能源利用技术、推广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将废弃物重新用于生产过程。通过建立废弃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降低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的成本,减少环境负担,同时还能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二)污染物排放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能源化工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也是一个重要的碳排放源。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包括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废气、废水处理系统,采取废物减量化措施等。其次,企业还可以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污染物排放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企业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降低碳排放,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四、碳排放监测和报告
为了有效管理和降低碳排放,能源化工企业需要建立碳排放监测和报告系统,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碳排放,还能提高社会的信任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参与碳市场做好准备。
(一)确定监测目标和指标
在建立碳排放监测和报告系统之前,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定义监测的目标和指标,为后续的监测活动和报告内容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监测目标和指标必须与企业的碳排放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确保监测工作成为整个企业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这种一致性有助于确保碳排放监测成为整个企业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目标。
(二)选择监测方法和工具
监测方法和工具应该能够准确测量碳排放,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废气排放监测、能源消耗监测、废水处理监测等。此外,现代科技如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可以有效帮助监测过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碳排放源,例如废气排放口、能源设备、废水排放点等,并能提供连续的数据流,帮助企业快速掌握碳排放的变化情况。通过传感器,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碳排放。大量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而数据分析软件能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识别潜在的碳排放来源,以及与目标进行比较。数据分析软件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效率,还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碳排放情况,为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远程监测技术则是另一项现代技术的应用,允许企业在不同地点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监测的便捷性和效率,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分散的生产设施。企业可以通过远程监测技术及时了解碳排放数据,快速响应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数据收集和记录
一旦选择了监测方法和工具,企业就需要开始数据收集和记录,包括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查,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实时监测是一种关键的数据收集方式,为企业提供了连续、不间断的碳排放数据流。通过实时监测,企业可以迅速获取有关碳排放的实时信息,使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排放,不仅帮助企业监测排放情况,还提供了早期警报,有助于迅速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除了实时监测,企业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监测设备的状态和准确性,包括校准传感器、检查监测仪器、清洁监测设备等,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验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防止监测偏差[3]。
(四)数据分析和报告
数据分析帮助企业确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点,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其排放情况,迅速发现潜在的挑战,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碳排放管理。
碳排放监测和报告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碳排放,降低碳成本,提高社会声誉,参与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监测和报告系统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透明和可信的碳排放数据报告,企业才能在新的低碳经济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结束语
双碳战略下的能源化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全面的挑战。能源化工企业需要通过积极的行动,逐步实现碳减排目标,并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未来的实践中,能源化工企业需要坚持创新技术,推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促进企业朝着更绿色、更低碳的未来发展,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还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杨友麒.“双碳”形势下能源化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进展[J].现代化工,2021,43(01):1-12.
[2]刘杨. 加快新能源协同发展 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N]. 中国证券报,2022-03-06(A07).
[3]王会勤,王静.“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化工集团绿色低碳发展对策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1(08):5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