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部分,基层通讯员是新闻工作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工作神圣,责任重大,对于企业而言,基层通讯员在鼓舞内部员工士气、外树企业良好形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基层通讯员更关心和希望自己写的稿件被采用发表。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主要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新闻上稿率。
一、研读报纸,提高编辑过稿率
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判定其有无新闻价值,这时就必须依靠敏锐的嗅觉,这就是新闻敏感。能否具备基本的新闻敏感,关系到通讯员能否真正步入新闻写作的门槛。
首先,要通过看新闻、读新闻、听新闻,增强宏观意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这样才能审时度势,从总揽全局中透视问题,准确判断,迅速找出被报道事物的新闻价值。其次,要善于发现和获取热门、热点信息。在“自媒体”时代,谁能最先获取信息,谁就是新闻的发布者,谁的反应速度最快,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的通讯员,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甄别各类热点信息,从而增强新闻敏感能力。
第三,通讯员在投稿时,不管是投给媒体邮箱,还是通过在该平台后台上传以及直接发给编辑邮箱,一般还是要经过编辑审核。为了提高编辑过稿率,不仅要标题吸引眼球,主题详实生动,同时还要研读不同报社媒体的不同宣传风格和不同时期需要的类型和重点报道内容,而且要注意细节,不要有标点符号、错字、漏字以及时间和人物姓名有误等现象的发生,因为编辑一天要审核非常多的稿件,这样的稿子编辑不仅要审,有时还要排版改错字,给他们的工作增添了许多麻烦,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所以稿子发过去本身就带着一股“被毙掉”的特质,可能因此不会过稿,无形中就降低了上稿率。
二、注意文风,提高文字修养
文字修养是新闻记者赖以工作的基础,也是一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要终生为之奋斗的科目,基层通讯员为了提高上稿率,也不例外。文字修养之有深浅之分,粗精之分,熟生之分和优劣之分,而没有到家不到家之分,文字修养是无止境的。所以平常要不断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及时了解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既要与大局政策方针保持一致,又要结合企业实际,搞清楚稿件是为谁服务的,特别是牵涉到企业有关领导讲话和指示,写稿时要审慎构思,写完后要多想多改、反复推敲,新闻语言要准确、通俗,不能似是而非、自相矛盾,关键要起到传递正能量、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宣传效果。古人讲:“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了写好文章,大家要坚持勤于笔耕。工作之余,要时常深入职工,挖掘写作来源。在写作上,要注意内容实在,语言精炼,防止言之无物、脱离实际,对每个材料都精雕细琢,真正做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努力把每篇稿件都用心写透写精。
三、灵活多样,提高文章吸引力
基层通讯员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根据不同事件选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勤奋是基础,有一个时刻准备着的头脑,所谓勤奋,就是要做到关键要做到“五勤”即:脑勤、眼勤、耳勤、手勤、脚勤。所谓“脑勤”,就是要勤于思考,对于日常的工作要静心思考,思考其潜在的问题,以此判别其具备的新闻价值。一旦捕捉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就要反复琢磨,精心构思。“眼勤”就要勤发现,用眼睛捕捉各种工作的新动态以及各种活动、会议等等。“耳勤”就要善于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从他人的谈话和闲聊中发现新闻点、新闻线索,但要切忌“道听途说”。“手勤”就是勤动手,多积累资料,多下笔练手。“脚勤”就要常动脚腿去“跑”新闻。我们知道,好信息不是等出来的,而必须主动去发现、去搜寻。同时积极发挥身处基层的优势,多到基层一线,走进职工中间,近距离了解企业各个层面的人和事,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同一个新闻事件,既能抓住特定和报道时机,用消息、通讯和现场新闻的形式表现,还能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有新意、有深度。特别是即时性不强的非事件性新闻,要想办法围绕“新鲜、深入、实际”,在生动活泼、感染力和影响力上下工夫,避开千篇一律的“大路货”、“中不溜”,从而吸引编辑和读者,确保提高上稿率。
四、学习借鉴,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偷”。作为基层通讯员不知如何谋篇布局、不知如何遣词造句、不知如何更恰切表达地表达思想时,可以借鉴模仿名师名篇。但是模仿不是抄袭,而是学习大师们观察生活的方法,写作的技法,巧妙地借旧瓶装新酒。这就需要基层通讯员要通过不断地多写来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拿自己的习作来和范文较劲,用对比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借鉴的最高境界是运用,基层通讯员要把模仿中学到的技巧,对比中得到的启示,分析中成熟的思想全部运用到自己的新闻报道中去。但要想运用得得心应手,甚至有所创新就必须持之以恒地练习,坚持运用已有的知识,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同时还要抬头看天气,俯身接地气。基层通讯员一要做一名会“看天气”的通讯员,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天气”,指的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名会接地气的通讯员,深入一线,贴近实际。真正扎根于职工群众,听到职工群众的心声和呼声,多用群众语言,不要就材料改材料,多往基层跑,多往群众中跑。
新闻体裁多种多样,每个体载却有其应有的功能和长处。通讯员在新闻写作中不要把自己局限一种体裁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种体裁的功能和用途,练习各种各样的新闻体裁写法,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QQ等平台都成了发布新闻的窗口,而且这些新媒体平台因为所发布的新闻有文字、有图片、有视频、有声音,聚集了大量的读者。这就要求我们通讯员要适应时代发展,不仅要会写,还要会拍、会说、会策划,会借助新媒体收集信息、开展宣传,熟练掌握宣传工作的“十八般武艺”。
总之,要想写好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提高上稿率,要坚持勤于笔耕。工作之余,要时常深入职工,挖掘写作来源。要经常看新闻、读新闻、听新闻,增强宏观意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这样才能审时度势,从总揽全局中透视问题,准确判断,迅速找出被报道事物的新闻价值。在写作上,要注意内容实在,语言精炼,防止言之无物、脱离实际,对每个材料都精雕细琢,真正做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努力把每篇稿件都用心写透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