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课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与应对
吕艳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艳春 ,. 谈初中体育课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与应对[J]. 体育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8563.
摘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实施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体育教学安全风险的存在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有序展开,为了保证学生能够从体育学习中学到知识、技能,收获成长方面的启示,初中体育教师有必要对常见安全风险的发生原因做出深入分析,并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规避策略,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 中学体育安全隐患规避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8563
基金资助: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安全教育不足的共性问题,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隐患了解不多,掌握的体育运动安全防范方法与安全事故应对处理技巧少之又少,加大了体育教学安全风险程度,不利于中学生快乐、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可见,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和素质化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共同作用下,体育教学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初中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发展极度活跃,所以不管是从身体发育还是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体育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尚不成熟,体育知识的储备也比较少,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调节自身态度,也不能采用正确的方式参与体育学习。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以时代的发展为基础,对青少年体育的重心做出调整,在实施素质化教育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长期学习和体育锻炼中逐渐成长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二、体育运动的安全风险

体育学科需要在开放环境下进行授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进行身体运动,所以体育运动本身就带有风险性。部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能正确地看待体育运动风险的存在,当风险发生时一味地采取消极态度进行防范,如降低体育教育的运动强度、禁止开展对抗运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安全风险确实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学生也无法从体育课程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发展。实际上,应对体育运动风险的合理形式应当是在充分认知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升防控能力,这样才能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障体育教育能力。就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安全风险来说,不同性别的学生风险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普遍比较好动,喜欢激烈、对抗性强的运动,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则比较平和舒缓。除此以外,有些男同学对自身身体发育状态了解不清晰,在运动中时常出现过度运动的状况,从而出现机体损伤或者其他类型的安全事故。

三、初中体育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一)牢固树立全面安全意识,做好体育课程准备工作

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牢牢把安全意识放到首位,一切的体育教学工作都要经过安全性的分析和评估,再开展相应的体育课程教案的设计。在课程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要对体育教材内容有全面的掌握,对于具体的训练项目存在的风险点要做好梳理和登记,并一一的制定好防范的预案,包括理论知识认识、前期的预防性动作、训练当中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等内容。第二,要审慎控制训练的强度,对于一些对抗性的训练,确保在学生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以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足球课程为例,里边涉及了防守进攻的技巧,还有射门和守门的方式,而在一些较为激烈的防守动作实施上,比如地面铲球这种动作,就很容易对带球人造成腿部、脚部的伤害,而教师就要提前告知学生这类动作的危险性,并进行全面的演示,教师可以在铲球训练时,让学生作为防守方,教师作为进攻方,或者进行角色互换,这样就会避免双方都缺乏一定的防护技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第三,要对一些常见的突发事件做好预案教育,比如在运动中出现了流血、抽筋、骨折等外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应对程序,包括的预先处置、呼救教师、拨打急救电话等,做到有备而无患。第四,要检查场地设施,比如在田径运动中,应当对塑胶跑道进行清理,做到平整无杂物,在足球训练中,应当划定隔离线,让观看同学在隔离线以外,防止被砸伤。在单双杠训练中,要对连接部位的紧实度做好检测,防止在使用时脱落而发生意外。

(二)开展有效的体育安全防范教育培训

要做好学生和教师两个重要主体的安全事故防范教育培训工作。对于教师来说,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集中统一培训和课后的灵活培训,通过展开专家讲座、教师讨论、观看体育安全教育片等形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培训内容的丰富度,提高培训的效率。可以针对教材内容,把每一堂体育课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及应对方法都以视频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导入教师的教学辅助信息化平台当中,供教师在上课之前观看,一方面是能够在学生开展动作训练时做好保护和防护,另一方面也能够把学生应当了解的基本防护尝试教给他们,让其提前做好准备。在实践技能的培训上,要着力提升教师对于体育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让教师可以在实际课程开展时,了解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通过动作演示、给学生下达动作指令、安全小提示等方式,做好风险的预防。

对于学生的安全事故防范培训要体现在教学的环节的内容充实上,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划分,通常包括了准备阶段、组织阶段、实操阶段。在准备阶段,要监督学生充分进行热身运动,以身体的活动来促进身体状态从静态转为动态,情绪和心理也被进一步的调动和激发,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一些运动型损伤,比如韧带拉伤扭伤、膝盖关节受损等。同时要给学生传达训练项目中的潜在风险点,让学生提前去学习练习一些保护性动作。在组织阶段,教师要强调训练的纪律规则等内容,做好规范动作的演示,并从分解动作开始再逐步地连在一起形成了组合动作,而后指导学生去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进行实践。

四、结语

在初中阶段实施安全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做出相应的努力,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意义,逐渐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体育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体育知识保护自己,规避安全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事故对自身产生的伤害,从而在长期学习中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罗英梅.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范与研究策略[J].内江科技,2014(3).

[2]李亮.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J].中国学校体育,2016(3).

[3]吴玉霞.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策略[J].发展导报,20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