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展示设计主要作用在人的视觉部分,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让人接受知识,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视觉接受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愈发突出。以往传统的展示设计课程主要是仅通过视觉这种单一的渠道,再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进行知识技能传授。展示设计课程不仅需要理论学习,也需要相关实践的辅助。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展示设计课程和技术的结合,成为需要思考的话题。
一、展示课程设计的现状
(一)展示设计课程内容滞后
传统的展示设计课程主要是依靠学习材料的直接展示,展示设计的过程也只关注视觉效果,很少关注内容,导致内容出现缺乏针对性。其次,传统的展示课程内容逐渐不适用当下的社会要求,内容和设计要求也出现了时效性。这两者共同导致了展示设计课程内容滞后的结果。展示设计课程通常都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开展授课,由于可能课程内容自身过于陈旧,出现与新的展示技术无法匹配适用的状况,这也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境。
(二)展示设计课程缺乏创新
传统的授课观念仅仅是将教师的手写改成了电子屏幕的展示,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并没有创新课堂设计。尽管系统地传授知识对于短时间内提升成绩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长此以往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的提升也是暂时的。展示课程是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还需要与其他的相关设计进行搭配。
(三)展示设计课程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授课过于依赖教师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也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因此,课程与课程之间由于学科不同出现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同学科内容有所不同,展示设计课程可以根据学科相关性进行联动设计,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创新展示设计课程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二、展示设计课程改革与技术的结合
(一)与前沿技术相结合
目前,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AI)等技术开始逐渐触及各个行业1,展示设计课程可以考虑将这些前沿技术引入教学中。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加课堂实验设计,通过增强现实的技术设计课堂的互动环节,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增加课后的总结环节。通过这种人机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技能培养和能力培养目标。
在具体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策略:1.在更加丰富的虚拟环境中开展展示性课堂,鼓励学生尝试多变灵活的学习方案,对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2.在使用VR、AR、MR、AI等技术时,设计多种展示路径,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探索和尝试更多的展示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3.因为虚拟环境的下一步不是固定的,计算机会综合各种情况进行考虑,在此过程中,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学生保持同步状态。综上,利用最新前沿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优化教学方式
展示设计课程融入前沿技术后,传统的授课方式会出现无法满足课程需求的状况,就需要优化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技术要求下的设计课程的特点和需求。当下较为热门的教学方式新模式有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两种。
在展示设计课程中,项目式学习主要以实际任务完成为载体,学生主要通过具体实践掌握知识。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互相合作,需要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这种通力合作的学习模式,将展示融入自主学习的每一步中,不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展示重点在于展示主体从传统的教师展示改变为学生展示,教师提供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学习资源,课堂展示时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预习和课堂讨论、教师评价的方式实现展示主体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设计课程除了主体需要做出努力之外,还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学校也需要大力支持展示设计课程的改革,提供教师沟通学习平台,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交流等活动,坚持推进改革。
(三)实现跨学科整合
加强跨学科整合是提升展示设计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科整合有利于打开学习视野。在展示设计课程中,设计的展示和互动在运用前沿技术的同时,还需要人的积极主动参与,这个参与的过程,可以使最终的知识掌握更加个性化,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此外,空间设计、心理学等领域的融入,也能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展示设计的可能性,提升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跨学科整合的基础是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需要加强,特别是差异较大的学科和基础性学科的融合,其次就是不同专家的思想碰撞,融合不同的观点,帮助展示课程进一步提升综合性,还需要从学生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让展示设计课程形成互动的完美闭环。
三、展望与结论
本文从技术视角出发,探讨了创新途径改革展示设计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目前展示设计课程的问题分析,提出通过引入前沿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跨学科整合等措施,可有效提升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观点。引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关键一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练习获取,而更新培养观念是关键一步。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展示设计性的课程设计本身就会使课程增加综合性,但这种综合性同时会增加课程难度,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就更加重要,只有与之适配的教学方式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课程设计的效果,从而达到展示性课程设计的目标。最后,多元化的课程结合是课程设计的新趋势。随课程自主选择的出现,课程融合不再是传统的文理对立,而是更加趋向于文理融合,展示性课程需要积极适应融合趋势。
参考文献:
[1]徐毅,钱智勇.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图书馆创新实践——以张謇学濒危稀见文献数字化保护和利用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2,(11):20-29+96.
[2]王芝湘.关于展示设计课程多维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23,(12):200-203.
[3]单宁.“五跨四融”展示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新美域,2023,(08):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