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欠佳、身体素质下滑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不断倡导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为大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使其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阐述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之后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一、现阶段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分析
身体形态的评价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监测指标,例如BMI指数、身高、体重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对人体的发育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分析,就可以明确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情况。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体质监测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平均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其相应的BMI指数也来越高,大学生群体中的肥胖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男性大学生的肥胖问题最为明显。而肥胖人群的增加使得大学生增加了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与男大学生的肥胖问题相反的是,女大学生的BMI指数普遍偏低,偏瘦人群越来越多。无论是偏胖偏瘦,都是身体素质下降的表现,需要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二)大学生身体机能分析
在大学生的体质监测中,肺活量是衡量其身体机能的主要指标。对大学生进行肺活量测试,既可以明确大学生的肺部功能健康情况,又可以体现出大学生的实际体育锻炼情况。而根据近几年来各大高校的实际测试统计,发现在评价标准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大学生的肺活量指标不及格人数明显增多,平均肺活量明显降低;而女性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指标的下降速度虽然比较慢,也是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
要想推进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高校的管理者与体育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首先,高校要分析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体能的要求,并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然后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下进行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形式的设计。其次,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现有体育水平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进行充分的结合。再次,在实施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定期进行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最后,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技能之外,还要重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适当的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的课时数
要想推进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的课时数。因为再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再科学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如果课时数不足,那么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必须要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育教学的课时数,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技能。另外,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身体,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长期体育锻炼的意识。对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理论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健身知识的传授
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健身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首先,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巧的时候,要先向学生讲解体育人体科学、营养保健、运动康复以及医务监督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与自我评价。其次,教师要将健身知识传授与健身锻炼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既可以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健身知识,又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最后,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健身的相关方法、原理以及功能等知识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中进行体育锻炼,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
(四)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级体系,既可以强调体育教学评价功能,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体能与技能评价、第二学生的进步幅度、第三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过程的表现,包含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要与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相贴近,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从而有效激发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体育锻炼目标,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之外,还要注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只有这样,学生的自我锻炼积极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我国年轻一代的发展潜力,必须要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予以高度的关注。由于缺乏健康而科学的生活理念、没有形成主动体育锻炼的意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不足、教学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适当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的课时数、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健身知识的传授、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梁莉.试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94-95.
[2]徐元玉,周烈,王林.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势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