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深度落实思政教育的策略分析
​廖雨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廖雨婷,. 中职语文深度落实思政教育的策略分析[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5.
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思政教育和语文课堂联系紧密,这两者相互渗透。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观察生活等方式来了解到一些问题。但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影响下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不高,致使很多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力;同时部分老师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中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导致思政教育当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度不够。
关键词: 中职;思政教育;语文教学;融合;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65
基金资助:

一、中职语文深度落实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扎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新时期多元的世界格局及文化背景下,思政教育更能帮助新时期的中职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多的了解[1]。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加强思政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帮助中职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中职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学的基础要求,只有做到思政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价值,帮助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夯实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有利于中职学生未来优质发展。

(二)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思政教育的渗透影响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强化专业素质与学科素养。理想是进步的引路石,当中职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会为学生参与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理想照耀中职学生前进道路时,中职学生会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断奋斗,并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以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节选了很多文学作品的片段,这些典型的具有代表作用的英雄人物,在教学讲解的过程中,会与中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很容易被英雄人物身上的英勇事迹与大无畏的精神所吸引,从而将这样的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树立起远大理想。在教学这些文学作品时,以思想教育作为切入点,能帮助中职学生在学习感悟思索得失,树立更加宏伟远大的理想。

二、中职语文深度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提升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融合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生动鲜活的学习情境。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融视觉、听觉为一体的优势,可以增强语文课程思政的效果。大部分中职生的领悟能力较弱,对语文学科存在畏难情绪,根据中职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一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围绕文章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现生活片段、音乐渲染等手段,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使学生深入文章情境之中。教学时,教师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知识。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将课程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起来,从社会生活中挖掘语文课程思政的元素。语文教学不要仅限于课本,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搜集和梳理时文和热点事件,并将之用于教学引导和课后延伸拓展。当前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会从课本中进行选择,这样选择教学内容没有问题,因为教材内容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精心设计、国家审定的,但如果仅停留在对教学内容的阐释上,会让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从多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从多个维度挖掘课文的深层内涵,可以通过搜集网络材料、分析热点事件、引出讨论话题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不再简单地停留在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

(二)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行”侧重担当作为,重在认识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基于国家意识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自身的社会实践、日常行为,进而做到“知行合一”。“行”不仅检验学生的国家意识,同时具有深化认知、升华国家意识的作用,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巩固以及爱国行为的养成。教师可从以下几种方式设计思政实践活动。一是结合相关节日设计主题活动。如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组织赴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或好人好事评比;4月15日国家安全宣传日组织参观国家安全主题展览,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普及国家安全知识;端午节组织包粽子活动、制作龙舟模型,向学生介绍节日来源及屈原生平,引导学生领悟屈原舍身为国的高尚情操,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英烈,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崇高信仰等。二是开展爱国主题的文明风采展示活动。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歌唱比赛、“七一”党史知识竞赛、“我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专业技能大赛、自编自演革命故事情景剧、爱国诗歌朗诵等。三是展示成果,共同感化。教师可收集学生开展上述实践活动的成果、影像、照片等,设置专门的展示区,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时常领悟实践背后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用好文学作品有效融合。实现教学渗透就要抓住思政要素,从而在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有效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基于教学课本来看,应用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教学,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够帮助学生在其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有效的参照下,树立正确的三观。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述了橘子洲头秋天的景色,让作者回忆起青年时期的革命岁月,从而表达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胸怀。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不能只单纯地课文内容分析,而是要挖掘本文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当时所处的革命环境,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感受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和远大抱负。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到红色文化基地、历史革命遗址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了解家国情怀。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意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并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在中职语文中融入思政教育势在必行。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积极参加思政教育培训和进修,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卢林华.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初探[J].广东教育:职教,2020(1):3.

[2]陈勇.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进展:科学视界,2021(3):48-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