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实验室管理是指导人们管理实验室及其活动一门科学,它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实验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各种活动基本规律及方法。实验室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反馈给客户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让客户参照我们的实验结果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或者做出适量的调整工作,诸如此类。但是如果工作中出现弄虚作假,不能反映被测样品的真实结果的现象,那么实验室将无法在继续运行下去,实验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我们需要运用科学和有效的管理规范来保证实验室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常见的实验室管理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技术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实验室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实验室信息管理。
二、A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
BQ 公司目前已经通过 ISO 9001-2008、IATF16949 两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按照体系要求,识别和建立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的工作,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实验室自 2016 年之初参考了 CNAS-01、CNAS-10 和 CNAS-52 中的部分条款准则,通过与条款准则中的部分条款进行对比,确定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工作。
三、A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的期间核查计划及核查方案缺失
CNAS-CL01中5.6.3.3条款规定:“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通过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虽然A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的设备每年均定期送出公司进行检定工作,但是在检定完成后到下一个检定周期之间,未编制过重点设备进行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工作很容易被忽视,认为设备经过检定后设备就没有问题了,设备出具的数据就应该准确无误。实际上设备的检定结果仅仅反应的是设备在一段期间内或者是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运行状态符合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
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如人为的不安全操作,实验室温湿度变较大或者电磁辐射,震动和断电,备品备件的正常磨损等均会造成设备的状态下降,影响数据的稳定性。因此,应对实验室的仪器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工作,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二)检测标准无定期查新和查新证据
CNAS-CL01中5.4.2条款规定:“实验室应使用最新有效版本。必要时,应编制标准的补充细则,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CNAS-CL52中5.4.1条款规定:“应定期跟踪标准的制修订情况,及时采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通过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A实验室检测标准和查新记录等进行抽查,发现该项目缺失,实验室无法提供有效记录。实验室使用的标准是否现行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出具的结果的可信度。实验室可以使用国标和行业标准,也可以按照国际上同行的标准编制自己的企业标准。但是前提是在参考标准前,要对标准的现行状态加以确认。同一标准的不同版本号之间都会在内容上存在差异。有些新标准或者是即将推行的标准,在某一条款上废止了上一版标准的某一条款,这样就必须对实验室的行为做出纠正,避免不符合项的发生。
四、A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改进方案
(一)优化设备校准频率
仪器的校准的周期或者频率没有相关的规定,企业一般可以根据自己设备的检定合格状况,在检定周期内对设备进行自校准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校准工作。校准周期根据仪器的使用状况而定。用于化学分析的仪器校准情况主要分为三类:
(1)用于气体,电压、电流测试类仪表的校准。由仪表归属部门统一负责将计量器具送至国家规定或认可的校准检测的部门,待校准完毕后将仪表等发至各使用部门,并提供该校准机构出具的数据校准证书。
(2)用于显示温度、PH 值和浓度类测量仪器的校准。由设备使用部门联系外部计量检测机构人员到设备使用现场对设备进行校准工作,该类计量机构同样要经过国家认证,并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3)用于成分分析的精密仪器校准。此类设备的校准一般分为两类,一种由外部计量机构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校准,通过计量机构给予的校准数据来调整设备使用。
(二)开展现行标准查新工作
实验室应该开展标准的自查新工作,同时对于查新工作留好查新证据,在审核老师要求时能够提供查新记录。对实验室采用的非标方法,应经过适当的技术确认后方可使用。表1为标准查新记录,记录中包含标准名称,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查新结果是否为有效,查新人查新结果和查新日期等,同时应该做好证据留存工作,可以在网站上查新后裁图用来作为查新证据。
表1标准查新记录
五、总结
通过参考实验室管理标准,结合A理化实验室的实际运行状况,得出现阶段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加以分析并制定改善方案,经过近一年半的现场改善,使得实验室的质量控制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将持续改进的理念继续贯彻下去,使得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