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新闻传媒的基层单位,其新闻采访效率十分重要。一直以来,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传播地方信息、促进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价值。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采访已无法满足媒体行业的基本需求,但目前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过程中还存在难以平衡新闻时效性与深度、不熟悉采访对象和环境、缺少新闻线索等问题。因此,县级融媒体记者需要及时适应新闻环境,不断创新新闻采访方式,从而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与质量。关于新媒体技术下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路径,具体分析如下。
一、融媒体新闻采访特点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访特点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准确掌握受众需求,并提供针对性且多元化的媒体服务,从而建立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此类媒体平台,能够有效加强媒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从而正向引导受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主要特征就是建立传媒矩阵平台,不仅可以加速媒体的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新闻受众[1]。由于传统媒体有着完整的媒体产品制作流程,对于采写和后续品牌保护具备独特方式,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时应该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型为新型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保证新闻内容的深度,提高管理水平。
二、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平衡新闻时效性与深度
通常情况下,县级融媒体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并发布新闻信息,维持时效性原则。同时,在要求新闻时效性的基础上,还需确保新闻的深度与全面性。然而,部分记者不能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在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处理舆情信息时,无法让受众更好地阅读与理解新闻内容,难以保证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2]。因此,县级融媒体记者应当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以便在短时间内深入挖掘新闻内容并进行后续分析,以此提升新闻采访效率与质量。
(二)不熟悉采访对象和环境
县级融媒体记者通常需要深入基层,与群众进行交流沟通,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社区环境等,及时掌握准确的新闻信息,从而提高新闻采访的效率,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且真实的新闻报道。然而,部分县级融媒体记者缺乏对当地时间的敏感性,并且对当地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仅是简单采访了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未掌握新闻采访的关键内容,从而影响了新闻采访的效率,导致公众无法信任新闻采访人员。
(三)缺少新闻线索
在县级融媒体记者工作中,需要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缺少新闻线索。由于地域和相关资源的限制,再加上部分县级融媒体记者无法熟练利用新媒体技术,只能接触当地的社区活动和群众反馈,导致记者难以挖掘与分析当地的真实事件,获取的新闻线索有限[3]。因此,县级融媒体记者应当积极挖掘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提升新闻采访的质量。
三、新媒体技术下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的优化路径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挖掘新闻能力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进,新闻工作者需要同时掌握摄影、录音、编辑、提问等多种工作技巧,从而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在挖掘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坚持立场,根据自身专业优势与定位,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拓宽挖掘新闻的渠道,扩大新闻传播的途径[4]。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避免挖掘错误信息而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另外,新闻工作者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前制定采访提纲,并且全面检查采访器材,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应变能力。
(二)创新采访思维,提升采访语言
首先,采访时应当避免采取固定的采访方法,可在不同的采访对象或事件中应用不同类型的语言,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挖掘与采访相关的知识与语言,从而提升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其次,新闻工作者需要创新采访思维,在确保新闻内容具备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补充新闻内容的细节,使判断与分析更具客观和理性。最后,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时,应重视时代的独特性,应当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采用全新的采访思维,从而有效应对新时代采访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改革采访方式,优化采访流程
首先,可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跟踪新闻报道,将单一的新闻传播方式转变为互动裂变传播,使新闻报道具备多元化与实况化。其次,充分关注新闻的生产和再处理,使群众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新闻报道内容与方式的有效改革。再次,采访前需要做好充足准备,通过多媒体平台等深入了解采访对象,并确认好采访题材。最后,需要适当增加新闻工作者采访工作的弹性,使其根据自身采访经历,并根据互联网的采访经验,适时调整采访方式与流程,并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甄别,从而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
(四)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加强采访工作的专业性,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优化新闻采访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将客观的见解呈现在新闻作品中。其次,新闻工作者可利用网络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使采编工作更加快捷,从而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采访能力,提升新闻报道的实效性[5]。最后,新闻工作者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新闻采访时与采访当事人的交流,强化采访的创造性,并时刻关注受众的新闻需求,从而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五)尊重采访对象,提升采访效率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需要提升表达技巧,适时掌握采访主导权,让采访过程更加自然简洁,使采访当事人感到轻松没有压力。新闻工作者应根据互联网新闻报道与自身采访的经验,充分尊重采访对象,并遵循其生活方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提问或不当的行为,避免引起对方的反感心理,同时注意提升采访语言质量,从而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新闻工作者应当认真倾听采访对象提到的重要问题,利用专业的采访技巧,引导对方表达的意愿,并做好相关记录,从而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
四、结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创新采访方式,提高新闻采访的时效性、真实性,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需求,从而推动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工作仍然存在难以平衡新闻时效性与深度、不熟悉采访对象和环境、缺少新闻线索等问题,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培养自身创新思维,提升挖掘新闻能力,提升采访语言,改革采访方式,优化采访流程,提升职业素养,从而提升新闻采访效率,使县级融媒体新闻采访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参考文献
[1] 芮文秀.县级融媒体记者如何在一线采访中践行“四力”[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5):173+199.
[2] 李建艳,胡冰.江西分宜: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及思路探讨[J].中国新闻工作者,2019(5):3.
[3] 施伟.互联网思维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研究[J].记者观察,2021(24):78-79.
[4] 凌道文.互联网思维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探究[J].记者摇篮,2020(4):156-157.
[5] 秦继荣.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J].新闻文化建设,2023(9):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