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高职体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紧随专业建设步伐,以便更好地为专业服务,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故高职体育课程应创建自己的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即“四化模式”,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各高校《体质测试标准》测试数据为第一手资料,随机抽取辽宁建筑等10所院校的大学生1000人,其中男、女生各500人。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查阅文献,收集2010年以来职业体能和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研究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为本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访谈法:访问省内高职教育方面的专家10人,对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访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
问卷调查法:对本文涉及的10所院校的1000名学生、69名教师、10名体育部主任进行调研,其中,共收回有效问卷935份,有效率达到93.5%,间隔15天之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0名学生进行复测信度检验,相关系数达到0.903,呈高度相关,表面测试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22.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和讨论
2.1 辽宁省高职各校体育开展情况
2.1.1 体育课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1]、《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辽教发[2007]22号)[2],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其中,本科院校(含民办独立学院)总课时不少于144学时,专科院校不少于108学时。学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3]。调研得知,有五所院校开设的课时基本达到108学时,五所低于该标准。
2.1.2体育教学模式
辽宁城建仍按传统单班授课形式上课,8所院校采用选项教学模式,辽宁金融采用了先进的俱乐部教学模式,该院除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之外,还能够超过规定的课时,说明该院领导非常重视学校体育课的开展。
2.1.3 各学校体育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耐力项目、体育理论在体育成绩中的占比情况?
两所学院把理论成绩纳入到了总成绩考核之中,五所将耐力素质纳入到总成绩之中,三所只是将平时成绩、选项技评成绩作为体育成绩的考核内容,调研的十所院校均没有将四项内容全部纳入考核内容之中。
2.1.4 职业体能在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情况
将耐力素质纳入总成绩不失为一种刺激学生加强锻炼的好方法,但是在课上,或平时的课余锻炼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职业体能,加强职业体能理论学习,减少或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各院校还没有真正的纳入教学日程。
2.2 讨论
2.2.1 教学内容模块化
将体育教学内容分为:1基础体育、2选项体育、3体育理论、4职业体能四个模块。有目的地提高与职业体能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平衡等身体素质,不仅会迅速提高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而且还会使职业技术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在学习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通过理论课和职业体能课,使学生掌握与职业技能特点密切相关的体育知识。根据职业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抑其长补其缺”的学习内容,让体育学习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提高保持同步。使高职体育教学具有有效性、实用性、补偿性和康复性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进而提高高职体育教育质量。
2.2.2 教学程序丰富化
笔者大胆创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将职业理论和职业体能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并贯穿始终。利用每次课身体素质的间歇时间,教师以专题的形式,将职业体能的理论、职业病的预防、身体锻炼的方法等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张一弛的教学过程丰富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2.2.3 教学方法“通关”化
笔者通过几年大胆实践,科学创新,独创“通关教学法”。“通关教学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快速提高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内外学习更有目标性和方向性。
进行教学设计: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为例
初级关:
第一关,将垫球技术和半蹲准备姿势相结合然后分解成八拍、四拍、两拍动作徒手练习;
第二关,两人一组,相距4m,一抛一垫,练习者能够连续将球垫到抛球者的头顶即为合格;
第三关,一人一球,对空垫球,要求垫球高度距离手臂100cm,连续30个;
中级关:
第四关,一人一个球,对墙垫球,要求距离墙50cm、100cm、150cm,连续垫球50个;
第五关,两人相距4米对垫,连续对垫50个来回;
第六关,两人相距4米,对空自垫一个对垫一个,30个来回进;
高级关:
第七关,两人相距4米,垫球者垫出一次球迅速手摸地一次,然后再接垫回球,30个来回;
第八关,两人相距4米,垫球者垫出一次球迅速自左向右原地转一圈,下次向右转一圈,30个来回;
第九关,隔网,垫老师发过来的各种球,要求十次球有六个以上垫到本方三号位;
第十关,打防练习,练习者距离老师4--5米,接老师各种扣、吊、抛球,要求10个球有6个以上到位;
注:以上各关均在老师监督下完成方允许进入下一关练习,对于初学者进入第六关以后,期末考试免考;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必须进入第九关以后方允许考试免考。
2.2.4 考核体系多元化
调研得知,有7所院校的主任也认为实行“考教分离”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可以督促教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环节。因此在现在体育考核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考教分离”的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使考核更加公平、客观,将职业体能作为考核体系的一部分,更能凸显高职体育自身的特色。
3 结论
3.1辽宁省各高职院校在贯彻落实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制定的体育课课时中,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部分院校的领导仍然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课时可多可少”,对体育课重视不够,导致部分高校课时缩减。
3.2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陈旧,没有突出高职特色,导致高职体育不能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服务。
3.3虽然部分院校将身体素质列入考核范围,刺激了学生课余锻炼,但是绝大多数的体育老师忽略了职业体能以及职业体育理论的传授。
3.4“四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职业体能理论、职业体能”合理的纳入体育成绩考核范围,体现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考教不分离”为“考教分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2]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辽教发[2007]22号
[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
作者简介:石征凯(1971--)、男、46岁、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